“嘿!我的车子钥匙在这儿!”客厅里传来老伴欣喜的声音。
自行车钥匙的失而复得,让她喜出望外。这喜悦是需要分享的,她把钥匙摊在手心上,摊进书房,摊到了我的面前。
“好奇怪哦,我怎么会把钥匙放到游泳的包里呢?”高兴之余,还是没想通。正如她明明没有换衣服,自行车钥匙却跑到了另一件衣服的口袋里,要想好半天,结果自然是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有时东西放迷了,跑来问我,自然是白问。
这才一个多月,因为车子钥匙的失而复得,老伴已经喜出望外了两回,也就是说,仅此一项,每半个月她就有一次喜出望外的机会。此外,眼镜失而复得三次,钱包的失而复得一次,门卡的失而复得四次,一个月总共喜出望外了十次。月初清理换季衣物,她甚至在某一件许久不穿的大衣里发现了好几百块钱。那笔钱让她一连几天笑得合不拢嘴,而且对我特别温柔。
四川人把这个讥之为记性好,忘性大。
没办法,大多数时候,只要老伴独自出门我都会提醒:“手机!眼镜!钥匙!”她还不耐烦:“晓得晓得晓得!婆婆妈妈的,硬是啰嗦!”过了五分钟,那个怪我婆婆妈妈的人便倒回来,红着脸承认她忘了带钱包。这时我少不得故意问:手机?眼镜?钥匙?
老伴认为很正常,且理直气壮地说,老年人记远不记近。
好吧,且往远里说。
老伴三个月大时随父母到了山西汾阳,在那里生活了22年,汾阳话应该算是她的母语。回四川后不到一年,说了二十多年的汾阳话竟然仅仅是听得懂、不会说了。这好比说了几十年英语,到后来只剩下听力,口语完全不行。奇怪的是,说起四川话来,居然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人还流利。
谈恋爱期间,她的记忆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众所周知,恋爱中的男女都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过去,特别在意对方是否谈过恋爱。一方谈过,没谈过的一方便会觉得很吃亏。好几回旁敲侧击地问:“你有没有喜欢过谁?二十多年哦,就没有谈过朋友?”你猜她怎么回答?“让我想想。要说喜欢,好像有人喜欢我。要说喜欢别人,又说不上;要说不喜欢,又好像,怎么说呢——不好意思,我记不清了。朋友嘛,按理说是应该谈哈。”说这话时她的表情很严肃,很迷茫,但眼睛很清澈,语气很诚恳,不仅没有半点敷衍的意思,而且还很愧疚,好像没有喜欢过谁、没有谈过朋友是不对的。婚后漫长的日子里,老伴始终想不起她有没有喜欢过别人。当然,因为她一直喜欢我,她就算喜欢过谁我也懒得追究了。
老伴比我小一岁,我们同属被耽误了的一代,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理应有着共同的回忆。然而,她想不起有没有挨过饿,记不住老三篇。在诸多往事中,只记得当学徒工那年初次拿到工资时的情形——数钱。别看才15块钱,她的数法是循环往复。1、2、3---15!1、2、3---15!沾了口水数呀数,数呀数,足足数了半小时才兴尽。再就是从工厂回家,每次都带着省给父母和妹妹的白面馒头。问她粗粮和细粮的比例,照例想不起来了。从小到大,有趣的事,没有;痛苦的事,没有;佩服的人,没有;讨厌的人,也没有。一句话:什么都没有。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庄子的话来衡量,老伴好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德国有个叫黑格尔的老头说:
你什么都经历过,却什么都不记得。
难道他也知道我老伴记性不好?他的意思是:什么都不记得是不对的。
幸好后来我发现,记性不好的人远远不止老伴一个!
有回战友聚会,酒桌上觥筹交错,所有的人都激情澎湃,阵阵军歌嘹亮。遥想当年,把青春年华和一腔热血献给了边疆,所有的人都感到无上荣光,都认为自己曾经很重要。席间我提起当年部队的驻地,原本是森林,被我们剃头似地砍出来几座光秃秃的荒山,这等破坏环境的事,全体一齐茫然,一齐云里雾里。我接着说起某某与另一人的糗事,酒桌上又起雾了,双方一齐“想不起”。我又说某某饿急了,翻窗户进炊事班偷馒头,结果掉到水缸里。这回“雾”终于散了,某某说:你不提,打死都想不起那档子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既然是“峥嵘岁月”,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然可以不“稠”,可以忽略不“记”。好多不愉快不光彩的“过去”,人们要么真的记不住,要么便是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忘记。
知足者常乐,健忘者说不定更快乐。当然,健忘不等于啥都记不住,例如别人借了你的钱没有还,伤过你的心不道歉。所谓健忘,大抵是选择性地忘记不堪回首的苦难,牢牢记住春风得意乃至可以反复显摆的荣光。老年人爱怀旧,所怀之“旧”,必有快乐之处和自豪之处。有回聚会时提到在任的温副市长,曾经当过县人事局副局长的老汪立即开始怀旧了。“他呀,”老汪身子往后仰,尽量把自己靠舒服些,很平淡地说:“我一看就晓得狗日的脑壳好用,会来事。我当办公室主任那阵,他娃才参加工作,最早在社保上打杂,他调到办公室,全靠我一句话。——不信你去问,现在见到我,照样恭恭敬敬地喊我喊老领导。我呢,习惯了,还是喊他喊小温。”
你只需要佩服老汪的记性,至于他能不能见到“小温”,这个就不方便问了。
记性不好的人不喜欢怀旧,比如我老伴。她是真的记性不好,经常丢三落四。
不过,记性不好有记性不好的好处。
好就好在,紧跟在丢三落四之后的叫做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