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模型,代表执行力消灭你

代表执行力消灭你

〇、前面的话

遇到了不想做的事儿,
遇到了明知道很重要却不去做的事儿,
遇到了做了部分可没完成又不想继续做了的事儿,
笼统的说,我-拖-延-了。

这拖延过程为:“做孕妇操”是我1月的目标之一,到月底根本没启动;到了二月,我将其升级为本月三个核心目标之一,调整成“拿出孕期的运动方案”。现在,2月过去3个周了,我的方案还没有动笔。

抵不住内心的焦虑和脑海中反复冒出这件事儿,所以我再次动起来!这回尝试用最近高频遇见的两个模型来帮助自己,即“骑象人模型”、“执行力公示”。

一、自疗尝试过程:

(一)放出“骑象人模型”:

1.写下来,掰正扭曲

我的情绪举例:

  • 还说当个好妈妈呢,这样长肉,会不会不好顺产,会不会宝宝成胖子了,产后瘦不下来成大妈了,老公会不爱我了。(过度推论+夸大事实。)
  • 天天说运动就不动,你的意志力呢,还学个人成长呢,这就是你的自我管理?…(放大失败感,没就事论事)
  • 怎么除了散步、爬楼梯,就是游泳、做瑜伽?散步一点都不洋气;游泳,我不会;瑜伽,我没有运动基础,身子很硬,做不了这个。(固定思维模式启动,为不想运动编看似合理的原因)

2.翻看成就事件

我有很多次打败拖延,把事情做好!

3.找动力

  • 我为何要做?
    有助于顺产和产后恢复,对宝宝负责。
  • 做了能得到什么?
    体重增长不超过25斤,产程短、生的快、痛楚少
  • 这又意味着什么?
    不遭罪,生孩子愉快轻松
  • 想到这个会兴奋吗?
    当然,就挺盼望TA出来的那刻,心里也不怕啦。
  • 最终能得到的?
    生完孩子是辣妈一枚

(二)尝试“执行力公示”:

1.客体为先-认清被执行对象

我是希望通过孕期运动,控制体重科学增长。
客体是孕期运动起来还是体重呢?
「疑问」:客体可以是手段或方式吗?
那就定为是孕期体重。

2.分类分级

为实现控制孕期体重,从易到难需要做:
①调认知:除了孕期运动,也得合理饮食呀。
②补知识:不同孕期体重增长范围值、能做啥运动,啥程度能达到预期目的呢?
③找资源:孕妇操、瑜伽方案,问达人的经验。
④养成习惯。

3.公式中的WX:

嗯,这个有时限或者说进度要求,我现在孕中期,还有至多4个半月。
「疑问」它们如何相互制约呢?
记得老大好像说过有进度加质量。

4.环境:

  • 上班有电梯,回家桌子上一堆零食和铺好被子的床,承担做饭、处女座爱干净收拾的老公…所以,我是吃吃吃,不动不动不动。
  • 应对:
    • 上楼电梯,下楼走楼梯。
    • 零食放个盒子里,桌面多放水果。
  • 饭后站着陪着看干活。

5.态度:

拖延,表示我的态度取值为零啦。
目前,我还没想明白我为啥不乐意做,我明知道有好处的,太累还是嫌麻烦?

6.主体其它方面的

“能力、能力组合、持续改进”暂未想到如何应用到本次问题中。

二、To do & Have done

(一)To do

1.再问问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模型。
2.学一下账目管理的基础概念。
3.整理下孕期体控知识。
4.找几个过来人问问她们的经历、做法。
5.从易开始:写下来简单的,告诉老公帮忙提醒监督。

(二)Have done

1.找拾捌聊聊拖延,澄清目的。


截取《小记与拾捌姑娘约聊》

2.写下体重变化,认识到严峻性。


体重变化

3.写下问题,留言三姿慧。

三、模型理论

(一)骑象人模型

1.什么是大象?

大象包含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直觉,象征的是我们内心深层次的动力。

2.为什么不能控制大象?

有这样一种固定思维模式:先选定自己
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一旦我们找到一项证据,就会觉得“果然如此”,之后一切就停止了,这时我们不再思考,开始自我陶醉。
表现为,越想去控制,越得到大象的反抗,很难违背大象的意愿,去命令大象。

3.怎么训练大象?

  • 3.1打破悲观思维
    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让思考更真实,慢慢引导大象。
  • 3.2找寻逆境意义
    找不愉快体验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发泄怨气。
  • 3.3关注优点而非缺点
    刻意回想美好的感觉,奖励大象继续努力下去

以上从幸福进化俱乐部千墨的读书分享中提炼

(二)执行力公式

永澄分享会导图@周而佳境
  • **什么是执行力 **
    执行力简单的来说就是主体的效能大于客体效能,能使客体发生变化的力量。用永澄老师举的例子来说就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物理变化有快有慢,主体的效能越大,客体变化的速度越快。但当主体的效能小于客体的时候,不断作用于一个点,也能使客体发生变化,但这个变化的缓慢的,如水滴石穿。
  • **如何提升执行力 **
    1)如何提升客体:客体优先、分类分级、从难到易、用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分解确定(范围、质量和成本)
    2)如何提升主体:从自己的心态、态度上先做调整,正心然后修身,持续的改进自己的技术、工具和管理能力。

四、他山之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