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在空闲时间了解一些新的教育方法,知道孩子需要夸奖式教育,于是每天想方设法地设法地夸赞,希望孩子在各种夸奖中不断进步,变得更优秀。然而不适宜的夸奖给孩子带来的却是更大的压力。
比如当孩子收到挫折,垂头丧气丧气地说:“我觉得我根本做不好,我的计算能力不好,算得慢”,妈妈为了鼓励孩子说:“怎么会呢,我觉得你很聪明,只是你不愿意用心做,如果你真心想做,一定能做得好的。”
这样说,父母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相信你,我觉得你很优秀,你要相信自己。原本是想肯定孩子,并表示对孩子的信任,但是孩子却觉得:妈妈认为我努力了就能做好,但是万一我努力了依然做不好,妈妈是不是就会觉得我很笨呢?这就是孩子从大人的语言中所接收到的压力,如果孩子想逃避这种压力,就会彻底的放弃,什么都不做了。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妈妈想安慰孩子,会说:“没关系的,我们在努力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本来只是一句安慰孩子的话,没想到孩子听完了不仅没有放松,反而一脸凝重地低下地低下了头,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从这句安慰的话中接收到了不一样的信息:妈妈对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很不满意,让我下一次一定要考好,但是我下次能不能考好呢?
这样一句安慰的话,让孩子对自己这次没考好的事更加介意,同时对下一次的考试又很焦虑,最后导致孩子考试的时候越来越紧张,就更难考好了,慢慢地孩子觉得,我永远都达不到妈妈要求,妈妈的安慰和鼓励变成了巨大的压力,压在孩子的心里。
如果这样说孩子会更开心一些:“如果你想提升口算能力,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可能会花一些时间,也不一定能很快见效,但是能增加你计算的经验,不要担心,妈妈也可以帮你的。你最近很努力,妈妈都看在眼里呢,我为你感到骄傲。”
鼓励孩子并没有错,但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看清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鼓励和夸奖才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