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在小学幼儿园的社会情感课堂上,遇到不少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
比如从上课开始,所有的问题他都会举手,很多情况我问题未落,手就举到头顶,目光里充满期待,还随着老师的角度,身体也变换着方向。
这让我有欣喜,孩子能在课堂上跟着来,思想集中,说明孩子们喜欢,那是对这个课堂的带领多大的肯定呀!
我希望有时间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大概在一个家庭中就不在是挑战,而在一个班级中就会势必失落,老师需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情况,举手的都会给机会,尤其会鼓励那些很少举手的孩子。
这让我也觉得困扰,如何让孩子们理解
举手意味着什么?
通常,老师都非常希望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还会表扬积极举手的孩子。这传递给一些孩子的信息是什么呢?积极发言是表现好,要举手才是积极,要做积极的 表现好的孩子就得举手。
久而久之,孩子将依赖于此来求得外部对自己的认可。
如果当老师不能给到机会回答问题,这样的外部认可没有了,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能力呢?
举手还可以意味着什么?
举手意味着,我思考了老师的问题。
举手意味着,我的思考有了结果。
无论老师有没有给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些思考都在,对于孩子自己来说都是会了。
就举手来说,我更喜欢他们的思考,是否举手,是否告诉我没关系,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就好,有思考才有可能由内而外建立自己的观点。
于是,我的课堂,我会说,无论你答不答题,你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你自己就知道了这个该如何想。我也会问,如果你没回答,是不是就意味着你不知道呢?
帮助孩子树立自我认知和内在的评价体系,保障孩子这艘航空母舰的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