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在五年级、六年级分别选择两位学生,进行家访:一位是学校备案的贫困学生;一位是学期结束家长会家长未参加的。
五年级这个班,我教了五年,始终没有见过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送孩子上学的都是爷爷。选择上门家访,希望能与爸爸妈妈聊一聊,了解这个家庭的困难,我们能给予怎样的帮助。
电话约好,告诉我孩子要下午6点回来,于是我们在这个时间家访。
孩子住在三店花苑,刚停好车,我问几楼,就听见“奚老师,就在这”。我闻声见一位年轻人拄着双拐,猜想一定是孩子的爸爸。他热情地迎接我们,“哦,我心里明白了孩子的爸爸,是因为行动不方便,所以没和老师联系”。进屋,两居室,住房还比较宽敞。“我们和父母住一起,这是农民公寓,拆迁房。多亏这套房子,拆迁安置得挺好。”孩子爸爸边让座边介绍。“孩子妈妈,还没有下班吗?”我问。“她在饭店做事,没有这么早下班。”孩子爸爸说,“我两个孩子都在京山小学,一个五年级,一个三年级。”他叫来小儿子,两个孩子,大得腼腆,小的大眼睛忽闪忽闪,见我,有点拘谨地打招呼。
我了解两个孩子的假期学习情况,两孩子拿来寒假作业,小的写得比较好,大的就有许多空白,写了的也马虎,错误很多。爸爸在一旁说:“我们没有时间管他们,平时两个孩子都放在托管中心,一个月就要1200。”“对这个家庭,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想到这,我问,“学校有托管,你为什么不放学校呢?”“上学期,刚交完钱,才知道学校有托管。”“下学期,青云谱民生工程,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中餐和托管,一月360,放学校,能省一点。”“是啊,有老师管,我们更放心。”
针对大儿子的情况,我与家长聊:“孩子爸爸,两个孩子有个伴,挺好的。大儿子话少,他学习上的困难更多些,要更多的关注、帮助、严格要求。他们假期读什么书呢?”两人都拿了书给我看,小的读的是一本故事书,大的读的是一本“心灵鸡汤”书,可能家长更想激发孩子的内因。有书的家庭都是关注孩子学习的,我们送上慰问金,让爸爸带着孩子到图书馆,挑选自己喜欢阅读的书。
到六年级学生家,约的也是下午6点,到楼下,正好遇上同时下班的爸爸妈妈。家长一叠声感谢,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在年前还家访,这真是关心学生,工作做得好。这是一户温馨的家庭。妈妈快言快语,爸爸豪爽热情,因为事先约好,下班的爸爸买了许多吃的,招待我们。
一进家门,见孩子正在写寒假作业,我夸她。妈妈在一旁说:“她不自觉哦,这是知道你们
要来,才写作业。”我们邀孩子一块坐坐,聊一聊。孩子开心地坐我们身边。妈妈说:“这个班的老师真好。早上8:15就要求到学校早读。还有一米阅读的打卡、数学的打卡。转走了好几个好学生,这个期末考试,班级成绩平均分都有90分,我们很幸运,遇见了认真负责
的老师。”
“是啊,现在就有老师要求孩子一年级到王老师班。”我接着说,“孩子上学,挺安全,不需
要过马路。到学校的路也不远,上学不会迟到。”听我这么说,妈妈接话了:“早上,我不叫她起床啊,她就要迟到。我每次都要叫十多遍。”……这位健谈的妈妈,一说到女儿,就数落她的不是,说的女儿低垂着头,不吭一言。爸爸插话了:“寒假,你给她安排了这么多课,孩子那还有玩的时间。她也需要玩啊,你看课,昨天才结束,安排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学习是需要吃苦的”我说,“从你假期参加这么多课程的学习,一点没耽误,是个爱学习
的孩子。你要感恩爸爸妈妈对你的教育的付出。怎样协调好学习和玩的时间?就要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送我们出来,我对妈妈说:“不要数落孩子,尤其是在客人面前。”孩子爸爸说:“是吗,孩
子大了,有自尊心了。我工作忙,经常在外面,家里的事、孩子的事,都是她操心,也很辛苦的。”孩子妈妈见丈夫夸她,笑容拂面:“是啊,我要注意了,少唠叨,少数落……”
两个家庭的家访,了解了一些情况,与我们有时想的“孩子成绩差,家长不管”的想法,还是有各种不一样的情况。上门家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其实家长是非常希望获得家庭教育的方法的。我们近距离的沟通,相互之间增进了解,才能联结起教育共同体,促进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