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61-友敌

10月3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10月31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61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友敌”。

有一位读者曾提出了自己的这样一个困惑:我为什么会嫉妒我的好朋友?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受挫、失败,我为什么反而感到有点高兴?

我们知道,理想的友情是一种双方自愿的关系,双方互相欣赏、关心、依靠,表现出高度的亲密、自我暴露和交往频率。不过,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似乎并不容易达到。像这个问题中说到的,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们也难免会有嫉妒、妒忌甚至报复的心理,会觉得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

研究表明,从青春期开始,纯粹的朋友和纯粹的敌人都会变少,而一种新型的、叫做“友敌”的关系则会越来越多,甚至变成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最经常要面对或扮演的社会角色。研究友敌关系的学者Holt-Lunstad认为,如果将这一类关系也归类为友情,那么它占据了成年人友谊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在成年人的社交关系中,“友敌”关系要比纯粹的友谊更加常见。

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为什么会和不喜欢的人成为长期的朋友?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友敌”。

亦敌亦友、爱恨交加的矛盾关系

友敌通常也被称作“矛盾的人际纽带”,它最早在1953年被提出,用来形容当时的美国与前苏联之间、集合了朋友和敌人特性的关系。如今,我们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国家之间、企业/机构之间、个体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友敌”这个词语在2008年被加入了《牛津词典》,定义是“尽管不喜欢、或者彼此敌对,但表面上仍表现得很友好的一种关系”。而“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对它的定义则是:“既是朋友又是敌人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互惠互利或互相依存的,又是竞争性的、充满了危险和不信任的。”

如果说在人际纽带中,快乐、爱、支持、关心这些都属于正面的部分,而不可靠、令人沮丧、过度索取等等属于负面的部分,那么,就会呈现出四种现实状态:

· 支持性的(Supportive)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朋友的人),是关系中正面的部分较多,负面的部分较少;

· 厌恶性的(Aversive)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敌人的人),是关系中负面的部分较多,正面的部分较少;

· 冷漠的(Indifferent)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陌生人的人),是关系中正面和负面的部分都很少;

· 矛盾的(Ambivalent)人际纽带(通常是被我们看作友敌的人),则关系中是正面和负面的部分都较多。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看作是友敌的人,是一种矛盾的人际纽带,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关心,但也让我们有一些沮丧、不快、感到竞争等感受。

“友敌”在女性的友谊中比男性更为常见,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女性友谊中。这可能和女性从小更容易被教育要“脾气好”,以及“不要公开表现出攻击、竞争”有关。同时,友敌关系也可能是单方面的,比如一方将另一方视作友敌,但另一方并不知情。

为什么会形成友敌关系?

1. 虽然互相欣赏,但存在竞争关系。

竞争是友敌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里前几名的学生,工作中存在竞争的同事,同一个家庭中的几个孩子之间、母亲和女儿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国家、机构、企业之间,都可能成为友敌。

友敌关系的双方往往是势均力敌的,互相欣赏和互相竞争同时存在。一个典型的“友敌”关系的例子是,在青春期,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两个女孩(通常是成绩、外貌或家境良好的)之间,就很有可能视对方为友敌。

2. 关系中有过正面的事件,也有负面的事件。

在所有的友情中,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冲突最终得到解决,通常会使得友情更加稳固;但如果冲突没有被解决,就可能会导致伤害的产生、信任的破坏。

当两个人的关系中出现过正面的事件,也出现过负面的事件,无论哪个先发生,都容易形成友敌关系。比如,长期被老师爱护的学生,在某一次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不公正的惩罚;曾经面临被开除危险的员工,又受到领导的奖励,都会使得学生对老师、员工对领导产生矛盾的情绪。

父母和孩子、前男友/前女友之间,都可能成为“友敌”。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即两个人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在有一方做出了伤害的行为之后,非常容易发展成友敌。这是因为,两个人曾经会共享很多秘密,这意味着一方有可能利用这些隐私来伤害对方,比如制造或散布流言;而且两个人的亲密程度曾经很高,被曾经最亲密的人背叛、孤立,会带来巨大的被拒绝、被背叛感,以及恐惧感、自我怀疑感等等。最好的朋友不仅更容易对彼此造成最大的伤害,而且在伤害发生时,也会更难处理。

3. 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而无法做敌人。

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我们通常都是主动选择的一方。但很多“友敌”的关系带有被动维持的成分,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破坏或中止关系,比如血缘或社群关系(父母、老师、同学、同事、孩子同学的父母)、经济利益的考虑(商业合作伙伴)、地理位置的邻近(邻居)等等。即便存在一些冲突和摩擦,我们也很难和这些人完全绝交。

友敌关系背后隐藏的情绪

当我们维持着和一些人的友敌关系时,其背后隐藏的驱动力是一些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不一定是显性的,情绪的拥有者也未必意识到,自己是在被这些情绪驱动着。

1. 嫉妒、妒忌

在友敌关系中,嫉妒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情绪。韦氏词典的定义中,“嫉妒”(envy)这个词指的是,“当看到他人的优秀或者好运时,感到的气恼、羞辱、不满或不安,以及占有相同优势的渴望。”

一方面,我们嫉妒的对象往往是和自己相关度高的、和自己相像(地位、环境、成就相似)的、我们认为是优秀的人。因此,朋友很容易成为我们的嫉妒对象。

另一方面,嫉妒的产生源于看见他人相对自己而言存在优势,比如更美丽的外形、更好的人缘、更多的异性注意力、更多的财富等等。而作为朋友,我们会更近距离地接触,也会更直接地见证和分享彼此的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嫉妒难免会产生。

吃醋(jealousy)是比嫉妒更有针对性的一种情绪。吃醋的对象是切实拥有自己想要的某样东西的人。比如,两个好朋友都将一个人视为男神/女神,但这个人却喜欢两个人中的某一个,这时,一方可能产生吃醋(而另一方可能产生内疚),原本的好朋友就很容易演变为友敌关系。

2. 理想化、偶像化

现实中,很多的“友敌”都是对于我们来说的“重要他人”。就像我们前文说到的,“最好的朋友反而容易转化为友敌”,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倾注了“偶像化”的情感(Idolized),认为对方应该非常完美;同时,我们也会理想化地去看待这段关系(Idealized),认为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彼此契合、彼此支持。

但就像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一样,完美的友情也是不存在的。抱有这种理想化、偶像化的想法,当不符合自己理想的情况发生时(比如关系中的瑕疵、伤害、背叛),就会使我们产生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

3. 报复心

前文已经提到的是,很多友敌关系是从一方对另一方的伤害开始的。当友情中的一方成为被伤害的对象,很有可能会产生报复情绪,并选择继续保持表面的和平关系,希望伺机能够进行复仇,或者进行想象中的复仇。这种循环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友敌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复仇”听起来是一个非常负面的词汇,但就像所有的情绪都有两面性一样,无论是真实的报复(实际做出了复仇举动)还是想象中的报复(比如在心里幻想报复的场景、扎小人、巫毒娃娃等等),都是一种让我们感到有目标、有控制力的方式。

如何处理友敌关系?

为什么友敌关系中存在伤害、隐患、负面情绪,但我们仍然要保持这样的关系呢?

研究显示,尽管友敌关系的维持会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是自发、自愿地,依靠内部的动力在维持着这样的关系,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

1. “友敌”是最令我们紧张的人,但也是鞭策我们进步的人。

研究发现,友敌的存在会令我们焦虑。Holt-Lunstad(2007)的实验对比了人们在和三类人互动时的压力水平:朋友、敌人(比如无礼的同事、反感的上级)和友敌。被试的自我报告和血压、心跳监测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类人相比,我们在和友敌互动的时候,血压和焦虑水平是最高的。即便是没有直接互动,只是知道对方在另一个房间里、或者在屏幕上看到对方的名字出现,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和焦虑水平的上升。

研究者认为,这种焦虑感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确定——不确定对方是否会说出伤害自己的话、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会忽略掉那些已知敌人的行为,因为敌人对我们来说不重要;而我们往往还是将友敌看作生命中重要的人,所以会在意对方的感受和行为。

但这种焦虑未必是恶性的,它可能恰恰是我们进步的推动力。如果加以合理地调节,友敌的存在能够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自己,重视负面信息和可能到来的危险,做出更多提升自己的努力,针对未来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回想一下:在学校里那个总是和你争夺名次或奖项的同学,在工作中和你竞争的同事,是不是在无意中给过你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那个曾经令你放不下的前男/女友,你有没有产生过“Ta过得好,我也不能比Ta差”的想法?

2. 友敌关系也是可以被“管理”的。

前几天我们曾经谈到,其实,友敌关系也能够被很好地管理,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关系的伤害,使得“友敌”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提供支持。

在管理你的友敌关系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朋友之间除了互相欣赏,产生嫉妒、报复等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友敌”关系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所以,你可以尝试找出你目前的关系中,有可能被定义为友敌的那些,明确这些关系的现状、边界和你的期待。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

· 这段关系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你维持这段关系的理由是什么(地理上的邻近、工作关系、利益关系、共同的回忆……)?

· 这段关系带来的伤害更大,还是好处更多?是否对你有消耗,有多大的消耗(物质/精神)?

· 你们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否是良性的?是让双方进步还是退步?

· 你欣赏的对方的部分有哪些?你不喜欢的对方的部分有哪些?你们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 你们能否保证互相尊重?是否能够不去利用对方的弱点?

· 你们双方是否都可以明确和维持边界,控制自我暴露的尺度?

最后,明确你对这段关系未来的期待。友敌关系是可以被改变的——可能向前一步变成朋友,也可能退后一步变成敌人,当然,你也可以维持现状。就像我们常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时候,“友敌”反而是一种更长期、稳固的关系。

它也是关系复杂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处理亲密关系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很多时候都希望能够理想化这段关系,希望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永远都是正面的,也因此,我们会害怕其中出现的嫌隙。但实际上,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存在权力的不平衡、双方的博弈、可能的伤害。如果能够理性地处理,它带给你的正面感受就会多于负面,你会知道要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也不惧怕可能的失去。

今日电影推荐:《触不可及》2011年法国上映 豆瓣评分9.1





10月31日读书心得

《一个官员之死》or《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小公务员之死》记叙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

小说用夸张讽刺的笔调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扭曲的性格及变态的心理。

内容简介: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的一个小“不慎”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小文官惟恐大官人会将自己的不慎视为自己的经意冒犯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人由毫不在意到真的大发雷霆;而执着地申诉自己毫无冒犯之心实属清白无过的小文官,在遭遇大官人的不耐烦与呵斥后竟一命呜呼。一个人竟丧命于自己的喷嚏,其实,这小文官丧命于他自己对达官贵人的恐惧。他一心想以道歉申诉去排遣内心恐惧,尽管那大官是别的部门的将军。

创作的时代背景:

19世纪80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回顾当时的沙皇统治,它给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带来的是恐怖、冷漠与悲哀。列宁称这个时期为“一种肆无忌惮、毫无理性和残暴至极的反动”。

作品赏析

一、作品中的变态心理分析

像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家一样,契诃夫也在19世纪的俄国努力探索和剖析病态的俄国社会,思维也聚焦在国民性的弱点上,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俄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心态,《小公务员之死》就是其中的一篇。

烦恼,人人都有,而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的烦恼却不同于一个普通马车夫(《苦恼》主人公)的烦恼,他的烦恼带有更深重的悲剧色彩,它是使小公务员由正常到变态、由自卑到自尊到自毙的动因。

作为一位“伟大而精细”的作家,契诃夫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的不是小公务员的变态心理过程,而是他的变态行为。然而行为反映心理,一个喷嚏,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儿,在小公务员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使他心理变态。契诃夫把小公务员的变态心理揉在他变态行为的描写中。如果说第一次道歉是出于礼貌的话,第二次道歉则是为了寻找心理平衡,第三次道歉是满足自尊愿望,第四次则是心理绝望与精神崩溃。在短短的时间里,小公务员就作了四次道歉,说明一个喷嚏在他心的中反应是相当的剧烈。什么原因呢?有人说这完全归咎于黑暗的俄国社会,也有人认为应归于小公务员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我想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更为直接的原因还是他心底早已积淀的变态“自卑情结”(自卑感)。

小说开头,小公务员是以正常人形象出现的。他看戏,“凝神瞧着,觉得幸福极了。”他完全处于一种虚静状态中,忘却了自我存在。他看戏的环境是纯一的。他的心意是单纯的,场合与他合而为一,他不动作,大紧张,陶醉在“物我合一”、“我与环境为一”的心境中。此时,他有一个平衡的心理场。这个心理场使他“凝神看戏”。可是突然间的那个喷嚏,使他的心理场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破坏了“觉得幸福”的心理基础。于是,他慌了起来,这一慌他的行为开始反常,心理开始变态。从小说情节发展看,小公务员有着很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之一。小公务员生活的环境使他很早就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低人几等的自卑心理。在他眼里,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并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抑制了他心理个性的发展。当他想摆脱这种压抑获得个性满足的自尊时,却受到了现实的巨大遏制与反弹,因为上层社会不容纳他,所以,当他向将军道歉,却遭到生硬而傲慢的拒绝时,他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挫伤。可他要求获得自尊的愿望,使他要找回心理平衡,定心看戏,于是,他要再次道歉,然而随之而来的打击则更加大了他心境的倾斜度,使他完全处在幻像状态中,不能按照生活的逻辑进行思维,而运用想象的逻辑进行判断,用想象代替现实做出一系列主观臆想的判断甚至做出“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去赔礼道歉的荒唐举动。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愈是自卑的人,其追求自尊的补偿欲望愈强烈,当这种欲望遇到外界强大抵抗力时,就容易产生心理病态。小公务员就是在强大外力抵抗下心理变态而自毙的。小说的结局是悲惨的:

“切尔维亚科夫的肚子里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翻腾起来。他什么色看不见,什么色听不见,退到门口,出去,到了街土,一路磨磨蹭蹭地走着。一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沙发上一躺.,就此“一死了。”

这样的结尾,透视着小公务员的内向性格和个性不成熟。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注重自己的举止,留意别人的反应,喜欢胡思乱想并按自己的想象去揣度别人,在获取自尊受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能进行心理调试,致使自己走上心理变态、精神崩溃而死亡的道路。这也是作者对病态社会使人性扭曲的揭露。

这样的悲剧人物,在激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撞击中死去,也不能不叫人痛惜。

二、作品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主题

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是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创作于1 883年的一篇早期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 0一19 04)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的戏剧改革家与短篇小说大家。他一生写了几百万字的短篇,占了他小说创作的绝大部分,其中广为传诵的名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万卡》《脖子上的安娜》《醋栗》等。他的文学创作主张是“越短越好”,认为“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因此,他享有“世界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描写的是在一个普通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严科夫身上发生的荒诞不稽的怪事:有一天,这位低层官员在一个“挺好”的傍晚,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用望远镜“凝神”观看一出三幕歌剧《哥纳维勒的钟》。正当他“觉得幸福极了”时,不幸“忽然间”来了:他的脸皱起来,他的眼睛眯缝着,他的呼吸止住了—他打了一个“喷嚏”!就是这个乡下人也好,巡官也好,“就连枢密顾问官”也好,“大家都打”的、总归是“不犯禁”的“啊健”令他自演自导了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悲剧,最终把自己送进了坟墓。而这个要命的“啊嚏”仅仅是因为打在了一位在交通部任职的、相当于三等官职的文职将军卜里兹查洛夫的“秃顶和脖子”上!

倘若不是这部小说真实地展示在眼前,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一个人会被自己的“喷嚏”“吓死”这个荒谬的事实。但是,只要读过这篇作品,人们不但不会生疑,也许还会从中探询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将切尔维亚科夫置于死地?作家告诉我们:其实,那位将军老头从头到尾,并未因为庶务官“一不小心”喷洒在他秃头顶与脖子上的喷嚏发出一声指责;倒是庶务官自己不厌其烦、胆战心惊地连连道歉,最后终于被吓死。作家在这里巧妙地揭露出:沙皇专制统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残酷的高压政策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与罪魁祸首。归根结底,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杀”。这说明,在这种高压政策面前,人们生存在地位与权势分明的氛围中,恐怖与压迫的毒瘤已经深深地污染、毒害了当时俄罗斯各阶层人们的心灵。

从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讲,这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重复和渐进深人的描述技巧。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前后进行过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卑怯与悲戚。

如果说他在第一次只是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近”将军的耳根“小声”地道一声“对不起,大人”云云,对方也并未因此怪罪下来,只是礼貌地回了句“不要紧”,应属正常礼度。可紧接着,他又絮絮叨叨地说“看在上帝面上”之类就显得有些多余,流礴出内心藏着的某种不安,而对方的“让我看戏”,自然是对他多余举止的不耐烦的回敬。到了第三次,他对“让我看戏”的“冷答”已有“·匡惶不安”之感,便忍不住趁休息时要走到老头跟前无聊地重复,引起对方不愉快地指责他“说个没完”。至于第四次,他甚至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以至于他不得不在第二天索性穿上新制服、理了发,亲自到老头家去“请求宽怒”了。这次得到的却是对方更加厌恶的“真是胡闹”的“训斥”。“自讨没趣”的戏本该到此收场,可他此时已由“恐慌”升为“恐俱”了,鬼使神差地第五次紧随其后“求饶”。对方“戏谑”他“简直是跟我开玩笑”。不料,这句愤愤之言勾起他内心更沉重的“恐怖”,以至他第六次再番去“谢罪”。这回将军“回敬”他的干脆是“滚出去”。切尔维亚科夫内心的脆弱便在这一吼中自掘坟墓,走进“死亡”了。可见,这种重复、深人的笔法对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与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应当说,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是一个由于当时俄国沙皇专制主义的严酷统治而演绎出来的荒唐故事。19世纪80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回顾当时的沙皇统治,它给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带来的是恐怖、冷漠与悲哀。列宁称这个时期为“一种肆无忌惮、毫无理性和残暴至极的反动”。这个故事既反映了由于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与行为荒诞,也表现了一个下等官员可悲的屈从、可鄙的奴性与可怜的结局。而作家埋藏在内心的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深恶痛绝之情,就可见一斑了。

契诃夫的创作道路也并非笔直。他虽出身于小商人家庭,但却从未过上宽裕、舒适的日子,相反一直债务压身,不得不靠当家庭教师和业余撰稿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从年幼时起,就同情挣扎在死亡第一线、过着十分悲凉凄楚生活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在大学初期就在报刊上发表了针贬时弊的讽刺小品。他初期的一些作品虽很浅薄(他自己也称其早期作品为“小笑话”),但这些小笑话中却不乏成功的讽刺佳作。随着作者社会资任感的日益增强及创作思想的提高,他对社会现状逐步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与剖析。因而,在后期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幽默讽刺的战斗风格。

他始终保持着幽默讽刺的战斗风格。契诃夫一贯坚持客观冷静的创作原则,尽量少暴露主观态度。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原则,在契诃夫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明确的政治意识。他从批判市侩意识的角度观察和反映生活,写出了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及对于强权和暴力的恐惧和服从。我们不容易在他的作品中找寻到对沙皇制度的直接抗议,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他的政治态度的折射。明明是一出喜剧,他却幽默地将其安排成悲剧结局,使人从中体味出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悲喜交错的感情。《小公务员之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乍一看平淡无奇”(罗曼·罗兰语),朴素、自然,但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深刻重大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罪恶社会的抗议,对思想庸俗、生活狠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是作家内心的陈白与对罪恶制度的无泪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苦恼》

《苦恼》是契诃夫所著小说,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

内容简介:

《苦恼》的副标题是“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小说描写一个老马夫姚纳儿子刚刚死去,他想向人们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无奈偌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能对着他的小母马诉说。作品通过无处诉说苦恼的姚纳的悲剧,揭示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自私、冷酷无情,这正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剪影。小说以冷峻的笔触写出了老马车夫的辛酸和苦恼,我拿我的苦恼向谁去诉说,这句话出自宗教诗《约瑟夫的哭泣和往事》。

创作的时代背景:

《苦恼》写于1886年,这个时候正是沙皇俄国黑暗时期,沙俄的残酷统治使许多人思想麻木冷漠,不愿意正视社会现实。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作者以冷峻的笔,客观的描绘了这种社会现状,为不幸的人们抗争。

作品赏析:

作为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了一系列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佳作,而《苦恼》堪称是其中的一部经典,小说写的是一位名叫约纳的车夫,一心想跟别人谈谈他才死不久的儿子,减轻一些内心的伤痛,可几次三番没有人听他的,结果他只好把满腹心事向他的小马诉说。这是个朴素平淡的故事,但历来很受推崇。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它是第一流的小说;高尔基对约纳的遭遇产生了强烈共鸣,称赞它是一部非常真实生动的作品,他在《我的大学》中写道:当年他在面包房工作的时候,传来了他外祖母去世的消息,他感到万分憋闷,很想找个人讲讲他的外祖母,可是没有人听他讲,他的这个心愿也就永远埋在心底了。后来他读了《苦恼》,后悔当初没想到把自己的悲哀讲给老鼠听,当时面包房里老鼠是很多的;英国女作家卡特琳·曼斯菲尔德则认为:“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这个短篇小说《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曼斯菲尔德的观点未必人人赞同,但她是有凭有据,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文本。

一、苦恼的原因

契诃夫写的是车夫约纳的苦恼,他的苦恼是双重的:首先是失去了儿子,这是第一个苦恼,随之而来的苦恼是自己的愿望实现不了。什么愿望?失去了亲人,遭遇了不幸,不求别的,只要有个人肯听自己说说这个不幸,这是个起码的愿望,不是想让儿子起死回生,况且他身居闹市,整天迎来送去,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可怜的愿望也实现不了,愿望之小,与实现愿望的难度之大形成强烈反差,更显示出约纳苦恼的厚重。

二、《苦恼》的组织结构

《苦恼》的层次非常清楚,写了约纳四次向他人倾诉,四次碰壁,最后只好走进马棚,对马诉说。契诃夫每写完一次约纳的碰壁,接着便写他的苦恼,而每次碰壁后,他的苦恼就随之加深,在第二次碰壁后,加了一段抒情,在第四次碰壁后,写了约纳想象中的第五次努力——向女性倾诉,整个故事看似平铺直叙,其实匠心独运。

约纳遇到的四类人及对他们的称呼是军人(老爷)、三位年轻人(老爷)、仆人(老哥)、年轻车夫(老弟),这四类人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按照地位从高到低的顺序,约纳在最后一次碰壁后,他在想象中向“娘儿们”倾诉,从排列顺序看,排在牲口(小马)的前面,可见当时俄罗斯妇女地位的低下。奇怪的是:当约纳向军人和三位寻欢作乐的年轻人倾诉时,这两类人虽不耐烦,却还敷衍一句:“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大家都要死的”,而当他去向仆人和年轻车夫诉说时,前者让他走开,后者一言不发倒头便睡。如果说,被约纳称之为老爷的军人和三位年轻人,决不会花时间去听一个穷车夫的诉苦,这里存在社会地位的隔膜;而当约纳去向和他同阶层的仆人和年轻车夫诉说时,他们竟连敷衍的话也懒得说,这的确发人深省。

三、《苦恼》的细节分析

细节是关于人物、事物的细部的具体描写,一切卓越的作品,如果把那些生动传神的细节抽掉,它们的魅力也就消失了,下面我们选取一些细节进行分析:

小说的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连续出现“伛”字,约纳“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伛”即曲背,而“伛到的最大限度”即胸部紧贴大腿,这个动作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见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很有代表性,我们在看新闻照片时,会发现一场灾难后,受害者坐在亲人的尸体旁边或被毁家园的废墟上,他的身体是伛着的,在小说中,契诃夫没有直接描写约纳的内心世界,但通过身体语言明白无误地传达了他的悲苦心境。

小说的前几个自然段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车夫约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车夫吧哒着嘴唇叫马往前走,然后像天鹅似的伸长了脖子……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什么是姿势对应?它指的是“朋友间无意识的动作一致”。当两个身份相同、意趣相投的朋友面对面交谈时,常会采取一致的身体姿势,如果对谈论的问题又具有相同的态度,那么他们的身体所采取的姿势就会更加相像,甚至会成为相互临摹的复本。小说中出现了人与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

在约纳向他的第一位乘客军人诉说的过程中,契诃夫着重写他的动作,约纳在车上“就像跟有鬼附了体一样,仿佛他不明白自己是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儿似的”。表明了约纳失去了亲人后那种麻木茫然的感觉,而当军人顺口敷衍地问了他一句话时,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并且,当军人不愿再听了时,“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唯恐遗漏诉说的机会,这些动作表明约纳倾诉内心苦闷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

在约纳遇到三个年轻人后,契诃夫通过年轻人之口评论了一下约纳戴的帽子:即“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我们知道,服装有三种主要功能:遮盖、保暖、显示,在任何情况下,服装都向他人传递某种信息,告诉他穿者的背景、气质和个性,作为衣着信号的帽子,向读者表明了约纳处于一种怎样的经济状况。

在同三位年轻人交谈的过程中,虽然他们对约纳骂骂咧咧,但约纳却一直在“笑”,并且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从这些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就在这里,契诃夫抓住了抒发情思的良机:“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这段抒情读来十分贴切自然,既是约纳的心声,我们也能感觉到作者契诃夫的声音,它增强了整部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对突出约纳的苦恼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约纳下决心与一个扫院子的仆人攀谈时,他这么主动地问了一句:“老哥,现在几点钟了?”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当素不相识的人开始搭话时,通常的话题是时间、天气之类,这句问话非常符合人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同时契诃夫也在貌似不经意中向读者透露了小说的内部时间:小说的开头第一句“暮色昏暗”,而仆人的回答“九点多钟”,接着契诃夫连续两次点明了时间,“可是五分钟还没过完”,“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我们可知到此为止小说中的事件发生在从黄昏到晚上十一点半之间的时间段里。

当约纳第四次向年轻车夫倾诉碰壁后,契诃夫写了他想象中的第五次努力,小说是这么写的:“要是能跟娘们儿谈一谈,那就更好。她们虽然是蠢货,可是听不上两句就会哭起来。”为什么写这么一句话?

高尔基曾比较过实际上的平民与书本中的平民的不同,他指出:“在书中,一切平民都是不幸的……他们也不大讲女人,讲起来也不大粗鲁,要亲切得多,可是活的平民,女人是他们的玩物……活的平民,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蛋,他们都是出奇的有味。”回顾一下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小人物题材的艺术处理:从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理的《外套》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进步的俄国作家对受压迫、遭欺凌的小人物表示同情,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契诃夫早年生活贫困,有过和小人物同样的生活经历,因此他对小人物的生活比较熟悉,对他们的精神状态也非常了解,但契诃夫并没有因为自己同情约纳,就美化抬高约纳,约纳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身上存有消极落后的思想,比如轻视女性,这是正常的,也是真实的,而契诃夫也是如实描写的,这使我们又一次想到高尔基对《苦恼》的赞赏: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生动的作品。

小说的结尾是,约纳只好寄情于他的小马,向不懂人情世故的牲口诉说自己的悲哀,这个“对马弹琴”的细节使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人与人隔膜的主题一直贯穿于契诃夫整个创作中,也延伸到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大潮中。

《苦恼》突出体现了契诃夫创作的本质特色:即“描绘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车夫约纳丧子后去向他人倾诉,这是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事件,从平常现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质,是契诃夫现实主义的本质特色。契诃夫曾说,写苏格拉底比写小姐或厨娘容易,的确,写普通的生活,平常的事物,从中揭示出生活真理,这远比写戏剧性事件、叱咤风云的人物要难,它要求作家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能于平凡中见卓识,把它提高到美学的高度,这也正是我国古人所云,画“鬼魅最易”“犬马最难”。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61天,今日小理论是:友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