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一片树叶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看着一袋一袋蓬松的蛇皮袋,放在垃圾房边上。

我清楚地知道,里面装的都是树叶。

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特别沉重,我大概知道等待它们的命运将是什么。

叔本华说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同情心,是否我的这种多愁善感也来自于同情心?为了表达我的所谓的同情心,我心中涌现了一个故事。

为了不让我的多愁善感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也怕失去故事的纯粹性。

我收起我那多余的多愁善感。

把那故事单独埋在泥土里,怕它也被风吹走。

然后,我另外找了一个空白的地方,我把所有的心里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

我一字一字吐的很慢,因为我怕我的呼吸打乱了字的姿势。

我不忍心破坏故事的纯粹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自己在自哀自怜。

对于老樟,那片树叶,它也许比我还透彻地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一世,树叶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它知道,它将会变成灰尘。其实不管变成什么,它始终相信,它来过这个世界,也还在这个世界里。

那片树叶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就是就是今天为了所谓的创建,把它从绿化带的灌木丛里用强力吹风机吹出来的一片树叶。

我这样安慰自己,它并不孤单,它和其他树叶一起,被装进黑暗的袋子里。即使孤魂野鬼也不止它一个,它们会相依为命的。

估计现在已经被垃圾车运走了。

作为一个会思维的人,在多愁善感之后,总会恢复理性。我要找到我同情心的来源,以及多愁善感的源头。

并且我知道,只要我一直保持思考,就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一直都觉得,落叶归根是自然规律。

人们为了便利建造了水泥地,建了水泥地也就罢了,偏偏要在水泥地周围种上树木,种上树木也就罢了,还要把它们的落叶都处理掉。

为了代偿树木的自给自足,人给它们进行人工施肥。

我不知道人工施肥导致最终得结局是什么,但是从我们自身来讲,我们已经经历过了,比如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伤害。

我想要表达的是,自然界本身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说它本身具有生生不息的自循环规律。

落叶归根是树木自身保持生生不息的循环规律,如果不遵循这样一种规律,就一定会产生代偿性裂变,至于是什么裂变,谁也不知道,让我们拭目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