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消褪一日的喧嚣与繁华,它的余晖绽放在紫红的云霞上,渐渐消失,随即就是无边的黑暗。
若用太阳比喻人的一生,夕阳是来比喻老年的,年迈了,老了,没有生机和活力了。
我老公有一熟人叫琨,他家有七十二岁的老父亲。
老人家虽年龄不算太老,但由于脑白质脱髓鞘严重,记忆力衰退的厉害,就连自己省吃简用积攒下来的钱存入银行的定期存单的密码都忘了。
琨想用老父亲的钱给老人家治病,拿着老爷子的一张存单去银行取钱,密码不对银行不给予取款。琨就带着老父亲持身份证来银行办理取款业务。谁知身份证号码和银行系统内录入的身份证号码不一致,需要到属地派出所开具身份证明才能取款。琨对此不理解,很是不耐烦,和银行柜员大吵一架。
银行的规定,柜员不能违反。琨骂骂唧唧地离开银行,从派出所开具了证明,才顺利取出了钱。
琨和我老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在骂银行手续复杂,还说:“老人神智不清,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为此他苦恼不已。
这让我想起黄侃,苏曼殊与黄侃结为至交,苏曼殊所看重、敬重的就是黄侃对母亲的至诚至孝。
交友即交黄侃!
我老公给我说起这件事情,我第一反应就告诉我老公:“此人差矣!不足为友!”
所以一开始我介绍琨时说他是我老公的熟人,不屑称之为友。
这是个取老父亲的钱给老人看病都嫌麻烦的人,就是带着不恪守孝道帽子的小丑。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与小丑为友,必为小丑!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一点小事就嫌父母麻烦的人,他连生他养他的父母恩情都不放在心上,不能报答,怎能指望他真心实意地去爱别人,去对朋友忠诚感恩。
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耐心侍奉母亲整整三年,由此可见“久病床前无孝子”也不是全然。汉文帝“奉养母亲薄太后,从不怠慢,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每次服药前,文帝必会亲自先尝,唯恐药饵失调,药浓度适当,温度合适,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有此孝心的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昌盛。
以孝为先的人,定会人丁兴旺,顺风顺水。
佛曰:人生很短,就像一天;一天很长,就像一生。
此时朝阳,彼此夕阳。人生不可能一辈子如日中天。
等夕阳西沉,夜幕低垂,人生中的一切辉煌,都只是给它最后的悲凉充当了陪衬的时候,你颤颤巍巍,头脑不清地佝偻在夕阳下,也一定会麻烦你的儿孙吧?
孙元觉十五岁时,他的父亲编了个筐,一天,他父亲把爷爷装进筐里,打算用小车把爷爷推到深山扔掉。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放到地上,筐也不拿,转身就走。元觉边哭边把筐拾起来,放到小车上。父亲感到奇怪。元觉说:“这筐还要等您老了,用它推您进山。”
琨啊!你若始终嫌父母麻烦,你会失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朋友,你会得到一个接着一个被你儿子捡回来的“筐”。
“百善孝为先 ”,我们每个人就不要编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