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的概念起源是什么时候?支撑其基础又是什么?
老子说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似乎未曾讲过阴阳要趋于平衡?
实际社会面上似乎很少能看到阴阳趋于平衡的状态…阴阳悬殊反而是常态!
假使以太极图为例 阴面中很不巧有一小块阳化,好像很难找到一个让阳转化为阴的动力?反而因为阳多而更容易让阴转化为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阴阳平衡其实很短甚或不存在?真正展现的更多的是此消彼长的状态?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怎么解释一个事物在留有1/3的时候 没有变大的可能,而在留有1/6的时候缺开始逐渐变大?
阴阳相侵也并非到一方近乎消失才会逆转,那么究竟怎么才算“极”?
或者说消失的一面 转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物体上很容易理解 比如太阳月亮 翻转的硬币 ,但事理上如何理解呢?事理上“极”到隐藏的那部分,藏到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