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诗词,其实是一个双向的内心活动。首先,要想创作出一首好诗词,作为创作者,得有写诗的才华、渊博的知识、多情的性格、非凡的人生阅历……其次,一首好诗词创作出来以后,如果读者知识水平不够、欣赏能力有限,或者人生经历过于单薄,都会影响他对诗词的欣赏与理解。
正因为如此,对同一首诗词,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还会截然相反。然而,即便如此,对于古典诗词的美,大家都是认同的。其实,古典诗词产生的年代虽然久远,但都是古人对自己人生经历、内心想法、喜怒哀乐等的真实展现,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事实上,古诗词的魅力,是经过千百年岁月检验的,任谁都不可否认。然而,现代社会,利益至上,人心浮躁,能静下心来读一首诗词,越来越成为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一首王维的千古名篇《山居秋暝》,开篇4句惊艳千年,道尽秋日静美,令人心醉。全诗如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唐代诗坛,王维的诗总是表现出一种静谧超脱的美感。读他的诗,如果没有一颗安静洒脱的心,是万万欣赏不了的。因为,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对所有人都没有区别。可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仿佛有了灵性,会时时刻刻向世人展现它的美。
这首山水名篇亦是如此。诗作清新恬静,描绘了秋雨初晴后终南山下的宜人风光。此时,正值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见到在林间缓步行走的诗人,村民主动打招呼。唯美的山水,加上淳朴的民风,千百年来,抚慰了多少人心。
诗作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写雨后的山中秋色。一句“空山”,令人遐想,静谧之感扑面而来。诗人心情宁静,在雨后漫步空山,眼中所见皆是秋日的静美:山雨初霁,空气清爽,万物为之一新,处处一片初秋的美丽景色,令人心情为之一振。
而后,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是将这种静谧又推向了一个高度。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淌,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真是一幅多么幽清明净的画啊!诗人心志高洁,因此眼中所见不是明月,就是清泉。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也应该就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紧接着,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虽然打破了前半部的静谧,却一点儿也不显得突兀。这是因为前面的“静”,此时的“动”才能让人轻易地就察觉到。“竹喧”后“莲动”,先闻声后见人,极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可以想见,姑娘们劳动归来,一路上欢声笑语,多么和谐美好的场景啊!
如此人美景美的情况下,诗人最后经不住感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时,春光虽然已经逝去,但秋日的风景却也很美,我真愿意留下来啊。这一句看似在赞叹山美水美,其实还表达了诗人对恬静淡泊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宦海的厌恶。 很多时候,回归山水田园是治愈心灵最好的方式。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