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要提高意识能量的维度。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第六个需求是生命的觉醒。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能够解决我们自己面临到一些问题。学习心理学尤其如此,更是为了唤醒。所以,有的人说,教育就是唤醒,通过生命影响生命。当我们回忆自己最灿烂最恣意最深刻的那段人生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的自信、有力量,能选择、能决断、并且挑选属于自己的道路。
稻盛和夫曾经说:“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当我走的时候,灵魂都高度比来的时候要高一点。
乔布斯临终时,他给世界的赠言都与物质没有关系。比如,不要教给孩子如何致富,而是要教给他幸福的法子;食物不仅是身体所需的美食,同时也是生命长久所需的药物,把食物当成药来吃;爱你的人终将不会离开你;要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差异;爱是一切生命的法宝,同时也要学会经营。他还说,人生中最宝贵的物品是:阳光、休息、锻炼、饮食、自信和朋友。
心理学提倡进行身心灵的修养。灵是什么呢?灵是高维的空间;而灵魂是什么呢?灵魂其实是一种高维的能量;灵魂高度又是指什么?灵魂高度指的是内在意识能量的维度。
那么,我们要怎样去修炼自己的身心灵呢?我们可以用入世的法则来修炼。主要有四个途径:信、愿、行、证。
什么是信?就是相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本自具足的。所以,我们要相信生命本身具有的能量,要学会站在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去接纳,而不是评判。拥有一颗开放接纳的心,减少评判、怀疑、责备等负面情绪与行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要增强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因为自信的人更容易接纳新鲜美好的事物,也较容易产生对他人的信任。感觉好,什么都好!
第二个就是愿。愿就是目标、愿景。我们的目标越高,我们自己思维能量的高度也就越高。如周恩来在很小的时候就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大多数人生活感觉无力、无聊、甚至想放弃生命,是对于自己人生愿景或者目标要么看得不够清晰,要么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这时,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重新规划。因为,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佳的时候。
第三个就是行。行就是行动起来,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曾经有个关于采取行为的算式,(1+0.01)的365次方,结果为37.78.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正向的改变一点点,哪怕仅仅是0.1%,都能够在一年后有较大的收获。当然,如果是负向的0.1%,其结果则变成了0.0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习惯进行微调,比如我们计划每天看10页书,而我们刚开始会遇到难度,假如就此放弃,就是想得多而没有行为了。这时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给自己降低标准,哪怕一页或者一段,都可以,坚持每天都能行动起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跳整自己的标准,也许20页,也许5段。其实,我们就是要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慢慢的学会拒绝自己的拖延症和害怕、恐惧等心理。只要开始,我们就走在了前进的路上。从现在开始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既要做到心行,也要做的足行。心行让我们从更加高维的视角参与自己人生的实践。需要从五个“jing”来进行实践。(1)静:心静,能够让我们安静、平静。生于这个被自己的欲望掌控的社会,我们很难心静下来,这个是需要我们修炼的,就如乔布斯在临终时对生命的思考。。(2)净:干净,自净其意。让自己的内心纯洁,不被尘世的那些喧嚣所影响和污染。达芬奇做了一辈子最纯洁的人,所以,即便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也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在自己的手稿上还在画着啄木鸟的喙,研究着这个奇妙的世界。也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达芬奇对这个世界的很多领域的畅想都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航空母舰。(敬):要有恭敬和敬畏的生命姿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就是与自己、与世界和谐的根本。我们之所以对地球资源有过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其实就是因为内心少了许多的敬畏,一切以自身利益的维度来指挥生命、生产和生活。反观近两个世纪人类世界的文明和发展,我们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发出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的最严肃最谨慎的信函,叩问我们对生命还有多少敬畏?之后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发酵,成为我们国家的“金山银山”理论与实践的根基。(4)镜:就是镜子,我们所看到的实相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呈现,也就是我们自己心境的镜子。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怎样的修炼呢?首先,我们需要去察觉,发现需要解答的题目;其次,解题过程的自我把控。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自己的体内,而不是外面。可能有人会帮助、陪伴我们一段路程,但是,人生的路程需要我们自己去走。故,需要反求诸己,从自己的内在解读题目、寻找原因和解题的方法。然后,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整理出究竟什么是自己所面对的认知障碍。提升自己对障碍的解读能力、解读的角度与维度,从而找到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最后,颠覆并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从因果关系规律找寻解决的办法。曾经有一句话“凡夫为果菩萨为因”,这句话就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因果,并从因果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找到答案。(5)“境”:环境和境界。我们作为社会的人存在,不能够剥离自己的社会属性,所以,我们都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除了父母不能选择,我们都可以选择,改变或者继续都在自己的观念中和行动中。当然,境界如何也是我们自己所处能量维度的展示。
第四,“证”。就是印证。结果和原因互为印证。前提是要用真心来对待这个纷繁的世界,真心面对自己,真心面对环境。我们的理性思维经常会帮助我们做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选择,但是身体是真的知道答案的,比如孩子被长辈责骂后还得挨着坐下,但是他身体的紧张、绷紧的神经会告诉他,他其实是害怕和恐惧的。我们为什么会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呢?这里我们自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哪些言行让对方不舒服、不理解、不愿意相信?也许,果可以解开因。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让自己干感觉最舒适、心灵最自由、身体最自由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心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真正的获得哲学意义上的生活互为印证。
前不久听的书《没有长大的父母》,感触特多。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惯性和痕迹。在思维的某些层面我们感觉自己无法上升,其实也就限制了我们自己人生道路的宽与窄、长与短、高与低等;假如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和行为,我们就会也能够突破这种限制。所以,人生的路上真心面对一切,修建属于自己的道场,并且率性而为,我们或许能够迎接更加自由、真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