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的写作经历,有两个片段对于我来说,依然记忆犹新。
一个是上初中时,和我在读高中的表哥的通信;一个是我上高中时,因一篇《别动,我在聆听》得到了全校诵读的机会。之所以,到现在还能有清楚的记忆,我想这个和文字曾经带给我的惊讶是离不开的。
惊讶于瞥见了一个空间,在里面,我可以安静地呆着,不感到无聊,反而有趣极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通过文字的书写,能够把心底的很多不可思议的想法和情绪诉诸笔端,当读着自己写的文字时,我感到仿佛是拿着一面镜子欣赏着自己。
或许,任何一种书写,最原初的情感就是这种淡淡的自恋吧。
又或许,写作给了我一种“转身”的机会,路走远了,就要时不时地回头眺望一番。
现在的我,早已成家立业,每天为了生活而忙碌,对于写作,也仅仅是在朋友圈偶尔写一点简短的文字,零零碎碎,片片段段,像自己的生活一样。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生活暂时回到了一种居家隔离的状态中。这才发现,好久没有和自己和家人如此亲密地在一起了。放下了心思,人也就回来了。想写点什么的欲望也就在这样的一个缝隙间滋长了起来。对呀!我还是可以写点东西的嘛,用文字来梳理凌乱,为生活做一个阶段性准备。
当我再一次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看着空白的WORD文档时,我竟无话可说,只是生硬地在电脑上输入只言片语,像呓语一般,含混不清,言不达意,写了删,删了再写,反反复复,到头来,终究是一片空白,鼠标依然在原地闪动。
完蛋!我不会写了!关机!哄娃!睡觉!
直到3月2日那天,老婆告诉我,她一个同事现在写头条文章,每个月都能赚点零花钱。我问能挣多少?她说一个月的奶粉钱还是没有问题的。我又追问同事的文笔如何?她说也就一般,主要是坚持写,每天都从生活中找点话题来写,时间长了,也就写顺手了,“回头钱”也就有了。
羡慕之余,我心里多少有点“不爽”,我的文字也没烂到家呀,我也能投稿变现,给孩子赚点零花钱呀。
于是,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投稿征稿的平台,注册了一家。里面有很多征稿信息,都有各自要求和给出的报价。看着眼花缭乱的价格,我蠢蠢欲动,自己怎么这么OUT了,原来现在投稿变现的渠道这么多,怎么就没一点意识呢?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近乎高度亢奋,连续投出了12篇稿子。等待是漫长的,也是焦灼的。稿子是一件件投了出去,最难耐的是那种如石沉大海的感觉,就像在风中呼喊一声,声音随风飘散,再也找不来它的回响。
3月8日下午,写稿写得昏昏沉沉,我就在床上打了个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看平台信息。天呐!一条未读信息,“恭喜您,您的稿件《****》在本次征稿中被选中,稿费200元......”。
那一刻,我简直欣喜若狂,平生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稿费,写作变现真得就这样也发生在我身上了,内心备受鼓舞,激动不已。
到今天为止,不满一个月,我通过写作已经赚到了500元的稿费。相比那些自媒体写作大神来说,我这点算是九牛一毛,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却是一个“零的突破”。
这几天,我也一直在学习网络上那些写作高手的经验文章,读着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他们对生活诚恳的态度,一种通过文字来完成对梦想的追求。
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生活立场,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心编织和诉说自己的故事时,无数的故事就会在我们的上空交织,彼此感动着,互相鼓励着。
写作,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行当了。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写作者。
我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辜负了这份禀赋。
何时开始?你觉着还能再犹豫吗?
如何动笔?你觉着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吗?
我只知道一点,再不开始写,我的文字就要发霉变臭了,我的思考就要酸腐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