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电 影
虽然《复仇者联盟4》我并不太喜欢看,情节老套,内容空洞,一群怪物硬凑在一起打打杀杀。但我还是决定周末和即将中考的儿子去看看。
电影的情怀源于儿时的露天电影。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看电影成了最吸引人的了。一般是村社组织放电影,或者家境好点的人家有寿辰或婚嫁等喜事放电影庆祝。
放电影之前,村社或主人家都要提前派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去挑放映机、发电机、荧幕和胶片等设备,加起来应该有近百斤。而放映员的地位挺高的,一般都不亲自挑,吃住都还要招待好。
放电影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迅速成为了让乡亲们兴奋的事。大家会早早就吃了晚饭,陆陆续续聚集到放映的地方。赶到十多里远的地方看电影,也大有人在。电影场地大多选在学校等相对宽敞、集中的地方。大人们会帮助布置场地,砍来竹子,把银幕撑起来,把发电机抬到稍远的屋后,以免机器噪声影响电影效果等。我们的心思也早就不在课堂上了,总是悄悄看窗外的情景。老师们也理解大家,往往会提前放学,而且绝不会布置家庭作业。放学后,我们就围着机器设备看稀奇,或者和小伙伴嬉笑打闹,最幸福的就是能在放映机旁边找个位置看电影了。
看电影最漫长的等待就是开场那半个小时。电影开场总是离不开村社领导讲话,讲的无外乎是抓紧时机春耕秋收、催收上交款上交粮和宣讲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如果是私人家里放电影,那就还有主人家讲话,宾客讲话,时间拖得更长了。等到电影开场时,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了,院坝里、过道上,甚至树杈上都坐满人。
一晚上大多放映两部影片,但最倒霉的就是机器设备出故障。发电机出故障是最多的,大家就团团围在发电机周围,看放映员修理。也有确实修不好的时候,大家只能再三确认,直到所有幻想破灭之后才陆陆续续、依依不舍回家。当然回家之前免不了要询问明晚会不会继续放映,又三三两两相约明晚继续。
回家的场景是最为壮观的。那时大多数人家都没有手电筒这个家用电器,基本上都是用煤油自制的火把。大家成群结队,一边意犹未尽地谈论着电影精彩情节,一边在火光下回家。田野里,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长长的火龙,照亮了午夜的天空,犬吠声、喊话声响彻原野,沸腾了沉寂的山村。我相信这样的盛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永不再有了。
我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小学五年级的“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组织我们一早步行到镇上的电影院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到现在都还记得电影院里到处都是啜泣声。
等到镇上读中学后,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机会就多些了,基本上固定在每月一次。大约在初三时,学校改在操场放映了。一到月末,大家都在惦记着看电影,晚自习间隙,就会聚在一起起哄,集体喊放电影。学校往往会尽快满足大家的要求。《谁与争锋》《警察故事》《第一滴血》等经典影片都是在学校看的坝坝电影,李连杰、成龙、刘德华、史泰龙等中外影视明星开始进入我们的世界,影响和陪伴我们一起走过青葱岁月。
我一直记得镇上电影院里有个年轻人,我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绰号“花狗”。他智力应该有点缺陷,常年就在电影院帮助挑送设备、打扫卫生等杂活,住在电影院后台破旧的仓库里。后来,放映员偷懒时他也会帮助放了,他总是一丝不苟,从未出过差错,完全看不出有智力障碍。那时我们对他一点也不鄙视,反而感到亲切,因为只要他来就意味着我们有电影看了。平时学校门卫是断不允许他进入学校的,只有放电影时允许他进入校园。奇怪的是,平时邋遢的“花狗”。每次来学校放电影都把头发和破旧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有几次还打上个不知哪儿捡来的领带。我想,在从小流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花狗”眼中,学校一定是特别神圣和庄重的地方。后来,随着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电视和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乡镇电影院逐渐走向没落,最终关闭了。电影院倒闭后,“花狗”大病一场,变得疯疯癫癫了,完全靠乞讨和好心人救济勉强生活。但好景不长,随着食品站、粮站、煤炭站等相继开发,电影院也最终难逃被拆迁的命运。“花狗”失去了最后的栖身之所,开始在镇上四处流浪。前几年,我回乡下和朋友谈起他,朋友说电影院被拆不久后,“花狗”一天晚上无缘无故就死在了工地上。据说,他死的地方正是电影院放映室的正中间。后来,镇政府出面给了50元钱,叫人扛到河边的乱坟岗草草埋葬了。
从此电影和小镇完全失去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我分到一个偏远的乡镇教书。我也较长时间失去了去影院或看露天电影的机会,只有偶尔几次带儿子去县城影院看过,但显然看电影的兴趣已大不如前了。
2012年,因工作调动到市上工作后,看电影的机会就更多了,影院遍布大街小巷,车载电影、水幕电影等也曾风靡一时,但我都很少去看了。直到儿子迷上电影之后,陪他看电影又成了常事,特别是儿子读初二后,变得愈发叛逆,看电影已经成了我们难能的沟通方式了。
我们四川人常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我不知道看电影能不能成为我们父子间那顿火锅?能不能打开他的心扉?能不能早点结束他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