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管理更自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班级自主监督、管理以及学习的管理机制已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方式。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约束的定力都还很欠缺。所以要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全面优化,促进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就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如何制定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制度就是值得关注和深究的话题。
学生的自主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主采取行为,控制和协调班级、个人、小组以及各种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做自己的主人,通过对其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使班级管理和建设水平得到增强,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对不良习惯进行抵抗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
首先可以制定班级岗位责任制,增强学生责任感
小学班级是所有小学生的班级,他们便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岗位责任制,即班级内,每个学生分工合作,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由此让学生对班集体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切实实现自主管理。
一方面,在班规制定时,可让所有学生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提炼、整合、摒弃,进而形成最终的班规,并让学生在班会课上朗读班规,从而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设定具体岗位,建立强有力的班委会。一个班级中,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为此需要认识到建立班委会的重要性。班委会建立中,可让学生自愿报名,竞争上岗,通过班委会的成立,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其实和学生协商自律制度,提高学生自律性
自律主要的针对对象是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具有相应的自律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前提之下的。教师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和学生协商相关的制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各项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管理实践中感受到成就,从而保持自律性。
学生积极主动将班级管理制度在日常中进行运用,以此对个人言行进行约束,通过实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不仅应鼓励学生做负责人,同时应鼓励他们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将自律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还可结合学生每个星期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可得到相应的奖励,最低的一组则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此比赛形式引导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执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自主管理之中,也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监督,实现共同进步。这一方式的运用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让学生对团队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在团队自主监督以及管理中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整个班级的学生也会因此不断赶超他人,赶超自我,增强班级学生拼搏上进意识。
再次利用积分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积分制,即以积分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衡量,将人的综合表现作出考核,由此实现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激励,对其积极性进行调动的管理目标。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积分制的运用可促进班级管理效果的极大提升。就学生层面而言,通过评分细则的辅助,能够更好的判断学生的行为,同时积分这一激励方式,也能够有效量化学生的奖惩,由此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对规章制度进行遵守。同时学生可从中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优秀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围绕积分制度对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为学生探寻未来发展方向,以学生自我的提升实现班集体的不断进步,让班级和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协调。依照积分,定期对班级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将不同阶段的积分变化进行对比,从而对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有所了解,并在教师引导下对自我发展方向进行确定,由此促进自我的不断提升。
最后要完善激励制度,加强学生自主性
班级管理中,作为班级领导者以及学生教育领路人的班主任,应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对自我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可以适当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更加的积极主动,对自我进行认可和鼓励,进而对学习和生活充满兴趣。为此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对激励制度的运用,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尊重。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由此使得他们在性格上有所不同,为此教师应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最大的尊重,以更多的耐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如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可帮助他们设定相应的目标,并共同对其学习任务作出规划,如此让学生在目标和方法下提升学习动力。再如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压力,此时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以“心理小屋”的建立,为他们提供宣泄心理的空间,同时可充当学生的倾听对象。坚持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激励制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激励的运用中,尤其注重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以及语言的合理运用。
总之,自主管理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小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