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老家的小院里,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里。
随处是自然生长的菊花。白的、紫的、粉的,它们面朝太阳,金光灿烂,微风吹过,摇摆着那可爱的小脑袋瓜,在和你点头示好。它们的生命力可为强啊!只要秋天一粒种子埋藏土里,哪怕是散落在砖缝中也能长出繁荣的样子。冬去春来,生生不息。
和它们为邻居的是一簇一簇散落在园子里的韭菜。还有毛绒球似的扫帚叶。大门口迎客的窜草花,早上它们迎着太阳慢慢绽放自己的美丽,夜幕降临时悄悄合上自己的身体,为新的一天储蓄力量。
月台前有一株月季花,由于家人的不小心,把它给弄断了,大家都认为它肯定活不过来了,没想到,它居然重生了。这还是十多年前母亲亲手栽培的。在母亲精心打理下长得自是没说得。每到冬天母亲准要给它穿上一层厚厚的衣服,月季花也争气,来年总是长得很欢实。母亲去世后,没有人再去关注它了,就只能靠它自己了,它生命力可谓顽强,几经拦腰折断,还顽强地生长。
房子西面生长着两根高大的榆树,它是鸟儿、虫儿的栖息处,来作客的有麻雀、喜鹊、布谷鸟、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
清晨,它们早早就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听。每当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时,在世的母亲总会说:今天有亲戚要来。中午时分十有八九会有人来,灵的很。
夏天到中午时光,这两颗树就成了知了的天下了。它们会不厌其烦地爬在树上叫个不停,好像在用声音来缓解着天气的闷热。
布谷鸟不筑巢以前只是在书中读到过,而在小院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它的传奇。
那是早几年暑假回来,院里多了一个小“客人”-—刚出窝的小鸟。听母亲说是在房檐下入住的。由于这鸟体积比较大些,窝里已经放不下它了,就掉到了院子里了。母亲就开始了精心喂养,想尽了各种办法,小鸟在吃上还是让人担忧,母亲就把小鸟放在院子里,让小鸟等待鸟妈妈的到来。一只体型比小鸟小的多的鸟儿,嘴里叼着青虫,从外面飞回小院里,把青虫细心地喂养给自己的“孩子”。这一看就不是一个家族的,它为什么会喂养小鸟呢?我搜索大脑功能,突然想到那只被喂养的小鸟就是布谷鸟。布谷鸟自己是不筑巢的,它们会把蛋下到别的鸟儿的窝里,让别的鸟帮自己养孩子。其它鸟儿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孵大的鸟儿当自己亲生的孩子,这只鸟儿也不例外。
在城市早上锻炼,常为了住房周围没有绿色而不远几十里乘车去森林公园寻找绿色,这样来回就是几小时。
现在身处鸟语花香的院落里,屋后是老爹栽种的各种蔬菜,有豆角、西红柿、辣椒、西葫芦、南瓜、黄瓜、小葱、白菜、玉米、土豆和苤蓝等,地方虽说不是太大,可品种繁多,到做饭时候了,随手一摘就是一顿美味。这是多少都市人们所向往的。
住在小院里,早上有鸟儿在叫你起床,晚上有蛐蛐伴你入睡,三伏天盖着厚厚的被子,那自是酷暑难耐的地方的人儿想象不到的美好。
这让我怎能不爱你呀——可爱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