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应不应该读博。根本上在自己选择。
但是不论怎么选择,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读的话,压力肯定很大。
不论对谁,如果读博,肯定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特别是那些“清水衙门”专业,而这一点恰恰是寒门学子的短板。
我本人之所以没有再坚持去读博,就是我觉得首先得养活自己,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了。这是说眼么前的经济压力。而真正去读博了以后能有什么产出,也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或者说,连有产出的确定性都没有。所以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工作了。
其实当初我也为考不考,读不读纠结过。因为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想读个博士还是不困难的,至少比高考简单多了。当时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一个哥们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哥哥,人不能太自私,你看父母都多大年龄了,我们应该为这个家庭切实做点什么了。
我深以为然。
我的研究生同学,大都是寒门学子,去读博的那些人中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成绩也实在优秀,不知不觉的就考上了,也不忍心放弃,就去了。但是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是文科生,解决眼前生活问题,困难相对更大。除了自己打工、跟着导师做项目以外,有的甚至还需要从家里要钱。都是博士了,不但不能给家里解决困难,反而要增加家人的压力,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第二类是真心想做学问的。他们对所学的专业极其热爱,并且有了很多年的积累,在所学的领域之内,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冰刀雪剑,他们都义无反顾的要走这条路,走上这条路,并且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所研究的学问就是他们的命。为了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他们可以忍常人所不能忍。这些人是最值得尊敬和喝彩的,虽然他们的家人还要陪着他们再受几年罪。
我有两个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比我小一届。这个师弟,独来独往,仙风道骨,一般的人找不着他。但是了解他的人也很好找,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图书馆,第三个可能在的地方就是食堂。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只有母亲一个人,靠打工供他上学。他对自己的专业极其热爱,本科的论文比90%的研究生的论文做得都好。他基本上不带手机。每天就是读书写作。因为热爱,因为专业能力强,他的论文被导师,还有同专业的很多老师赞赏。经常去参加一些本专业的高层次论坛。他谈起自己专业来,神采飞扬。他能够自甘贫苦,虽然对自己的母亲也有很多的愧疚。但是他是铁定了心要走学术这条路。并且现在也正在这条路上走着。
另外一个同学是做鲁迅研究的。大学期间自费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全集,去阅读,去分析,去研究。那一套全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它的目标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第一年没有考上,坚持不找工作,接着再考,最后考上了。他的导师在本专业,全国知名。我们一块儿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他能做到他们导师的那个水平的话,他在世界范围内,在他们那个领域里就能够数得着了。因为在他们那个专业,中国是做得最好的。他的论文,在学校研究生论文比赛时获得过一等奖。在校期间,他的一篇论文达到一家权威学术刊物的要求,但是这家刊物原则上只发硕导博导的文章。最后挂上他们导师的名字,才得以发表。
第三类是有路子的。这一类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找到了好学校好导师,这些导师往往是国内,甚至世界上这个行业的大咖。解决一个学生的前途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容易的事,至少不是难事。这类学生很明确的能够看到在若干年以后,他们的付出就能得到回报,所以他们也选择这条路。这一类学生往往是头脑很灵光的那一类,并且他们跟自己导师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最强的。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他把导师家所有的事都包了,师母去世以后,他甚至搬到了导师家去住。导师家的钥匙他也有一把。他的导师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帮他去北京的名校读博士。他的师兄在业内是极其有名的。这个博士据说毕业以后,到了一个大学去教书。
除了这三类学生,其他的大部分同学都义无反顾的一头扎进了社会,为自己的生计,为自己肩上的责任去奔波。
博士生杨宝德最终选择了自杀,他死了。我们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最起码,选择自杀对一个人来说是需要勇气的。从某种程度上,我特别佩服选择自杀的人。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勇气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博士选择了自杀,也是不负责任的,至少对自己的亲人不负责任,因为绝大多数寒门学子,为自己想的都很少,大都是为了父母,家庭和责任而活着。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不应该选择自杀。
他的人生没有了支点。
他也没找到人生的原点,哪怕这个原点是个零,然后从那儿开始一点一点的再次奋斗。他不知道,作为一个寒门学子,他一路走来,击败了多少人?所以在人生存这个层面上,他是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的。
死了的人不会活过来,但是我们活着的人不能醉生梦死,我们应该从这个极端的事件中思考点什么。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儿也好。
无戒365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