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会有这样的阶段吗?
迷茫焦虑,充满负面情绪,心里焦急却没有任何行动。不顺心的事太多太乱,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改变。
其实,处在这个状态的人不算少数,而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目标法则》这本书里,作者米奇·霍洛维茨强调:“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任何形式的成功的根基。”
米奇·霍洛维茨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专栏的著名作家,他在《目标法则》中完整地阐释了“首要目标法则”——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核心理念。
如果你也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那不妨看看这本书,它提供了详细的目标制定方法。
而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重点和大家分享的是书中提到的,关于确定目标时可以考虑的3个方向。
01你真正渴望的事情
“我们很少对自身的欲望和愿望进行慎重、持续的审查,我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从人生中获得的东西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像书中说的这样,从来没有了解过,什么才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看重的。
就像爱情、金钱、家庭、事业等等这些不同的生活版块,你追求的重心不同,分配的精力也不同。
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聚焦,而是分散在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上。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找准目标,再朝着目标行动,人生的效率才更高。
现在,就跟着书里的“三步奇迹法”来找到自己真正的“渴望”吧!
第1步:认真列出一个列表,把你真正想从人生中获得的东西都写下来。然后每天修订它,重写它,坚持重组列表,直到你非常确定自己已经捕捉到了内心深处的渴望。
第2步:每天早中晚都读一读你的列表,随身携带,经常读它。
第3步:别告诉任何人你在干什么,以防受到别人意见的干扰。
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你的目标后,记得把它详细精确地描述出来,越清晰越好。
你要确保这个目标,是你铁了心要去实现的那一个。
02 成就自己同时也成就别人的事情
《目标法则》倡导我们去发现自己热爱同时又能帮助或成就别人的事情。
弘丹写作成长学院的创始人弘丹老师,就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她先是通过个人写作取得成绩,然后又成立线上学院,帮助了更多人学习写作和发现自身价值。
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她也带动了很多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己做的事也为别人提供了价值,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由此而产生的幸福、效率和价值都会更长久。
03 “我也能办到”的事情
邓亚萍的人生,可谓是不同寻常地精彩。
乒乓球世界冠军、英语学士、经济学博士、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投资基金CEO......
她在达成自己各个时期的目标的秘诀,就是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目标法则》中,作者也鼓励大家留心见证别人达成非凡成就的瞬间。留心有没有一个时刻,你看到别人的成就时,自己心里突然冲出一句话——“我也能办到”!
请记住这个时刻,并且确认你的“我也能办到”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别轻易放过这个问题,也别草率地回答这个问题。
结合理想和现实,找到你渴望、你也能办到的目标事件。
04 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遇到迷茫期或者低谷期是很正常的。
但是牛人和普通人对此的反应有所区别,普通人之所以最后成了普通人,大多是因为屈服于惰性,继续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没有目标地活着。
但是牛人呢,他们愿意效仿成功学书籍或成功人士的经典方法,用行动改变现状。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准目标,驱走迷茫焦虑,走出人生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