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可是,一百多年前的祥林嫂却死在爆竹连声的大年夜里,终于没有跨过新年的门槛。
下雪了,我的思绪也跟着飘扬的雪花翻飞,想起来那个在雪中泥泞向“我”走来的四十岁左右的祥林嫂,头发已经全白了,脸色黄中带黑,仿佛木刻的,只有间或一轮的眼珠表明她还活着……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
这是我们熟悉的鲁迅的小说《祥林嫂》中经典的祥林嫂金句。
祥林嫂这个苦命的女人,真的傻吗?
01
祥林嫂早年在卫家山第一个婆家时,是被买来的童养媳,因此她比第一任丈夫祥林大了十几岁,后来祥林死了,她也只不过才二十六七岁。
这是一个畸形的家庭,因为婆婆也只不过三十来岁,下面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几了,马上也到了娶亲的年龄。
祥林死了,祥林嫂正给丈夫穿着丧,可是,小叔子跑来跟她说,婆婆准备卖了她……于是祥林嫂连夜逃走了。
祥林嫂逃去鲁镇打工。在卫老婆子的介绍下,她进入鲁镇的权威人家鲁四老爷家里做女工。
得知她是个寡妇,鲁四老爷对她并不满意,但鲁四太太精明发现她手脚粗壮,像个干活的人,就把她留下了。
果然,祥林嫂不负所望,比个壮劳力男人还能干。在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鲁家竟不需要再雇短工。
这能力值连一向苛刻的鲁四老爷也为之折服。
即使这么忙碌,祥林嫂竟然很满足,嘴边渐渐有了笑模样,脸上也长胖了。
祥林嫂是能干的,她用劳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本来是一个女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祥林嫂本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她的美梦。
祥林嫂的笑影里,承载着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一切的向往,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 瞬间破灭,消逝了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02
好景不长,祥林嫂就被婆婆带人抓了回去,强制改嫁,被卖了八万大钱,嫁给了深山里的贺老六。
就这样,祥林嫂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祥林嫂不识字,但有文化。传统有言: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
对于改嫁,祥林嫂是不愿意的,她拼死反抗,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她被绳子捆着,抬到男家,一路嚎,骂,喉咙全哑了;被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擒住也还是拜不成天地,一不小心,松了手,祥林嫂撞向香案,头破了,血哗哗流……
大约贺老六还是一个憨厚老实的男人吧,他细心、耐心地照顾祥林嫂,感动了祥林嫂,最终祥林三还是跟了勤恳能干的贺老六,年底就生了一个儿子阿毛,过了两年安稳踏实的日子。
只可惜,祥林嫂命苦,男人得了伤寒死去,祥林嫂再次成为寡妇,只不过这次,命运慈悲,给她留下两岁的阿毛相依为命。
不,这一次祥林嫂的命运更加悲惨。
因为命运决定了要给她更大的打击,彻底拿走一切的幸福和快乐。
春天,阿毛被狼叼去吃了,祥林嫂彻底成了无依无靠的寡妇。大伯哥又收回了房屋,她彻底没了家,无奈只能再次来到鲁镇打工。
丧夫失子,这些小概率事件,被称为“黑天鹅”的,可是,在祥林嫂的生命中,她却接二连三遭遇到,难怪鲁四老爷会视她为不祥了。
如果放在现在,有人接连遭遇这样天大的厄运,估计也会有人劝她去改命了。
03
趟过人生至暗经历的祥林嫂脸上彻底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其实从年龄算,她也不过30岁出头。
从民间观念看,她接连死了两任丈夫,又死了孩子,这个女人命挺硬的,是克夫克子之人。
所以重返鲁镇,鲁家并不怎么欢迎她,是鲁四太太念及过去她的能干留下了她,但是也觉得她晦气。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很快,鲁四太太自己打脸了:祥林嫂不是两年前那个能干的女人了,她现在不仅精神呆滞,体力也不行了。经常发呆,忘事,没有了两年前那股伶俐劲儿。
再加上,她嫁了两次,背负失贞、不洁的原罪,是故鲁家也不允许她参加过年祭祀的活动。
鲁四老爷骂她不干净,四太太也懊悔自己看错了人。
祥林嫂浑然不知自己的危机,陷入精神的巨大内耗中。她到处跟人倾诉: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春天没有东西吃, 狼会到村子里来,没想到,春天也会有……
不知道春天狼会到村子来,这本来只是一个认知底下的故事,可是,在祥林嫂再三再四的重复讲述中,却成了一个笑话。
一开始鲁镇的老女人津津乐道她的悲惨经历,有一些住得远的也特意寻来,听她讲故事。等到祥林嫂讲到“只找到阿毛的一只小鞋”时……她哭出声来,那些听故事的老女人们也流下挂在眼角的泪,一边叹息着,一边站起来走掉了。
再好听的故事,听个两三遍,也味同嚼蜡。而祥林嫂讲的次数太多,大家很快听烦了。
可是,祥林嫂的痛苦需要发泄,需要一个出口,她想从别人的眼泪中找到慰藉。
然而,大家不爱听了,只要她一开口“我真傻……真的”,那些老女人就会打断她的话,“你单知道春天没有狼……”,然后站起来就走,只留下一脸哀戚的祥林嫂独自在风中凌乱。
祥林嫂不傻,她沉默了,她感受到满满的恶意,于是她不再絮叨,不再展示自己的痛苦。
不是不想倾诉,而是痛苦无人能懂,只能默默潜藏在心。
胡适说过,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恨人有、笑人无,嫌你穷、怕你富。
看过一个底层互害的理论。
越是底层的人,越是互相伤害。
时代的洪流、生活的重压,将无数普通人抛入了泥潭,可人们深陷其中,却相互撕扯,不断将身边的同伴踩进更幽暗的深处,听起来很残忍,却也是最真实的人性写照。
过年祭祀,鲁迅不允许祥林嫂插手,导致鲁家人手不够,又请了一个寡居的老太太柳妈来帮忙。
柳妈是一个善女人,吃素,她好奇祥林嫂第二次改嫁的情形,问祥林嫂怎么后来又从了贺老六?
祥林嫂推诿贺老六力气大,柳妈真心替她不值:你这样,和他过活不到两年,却犯下失贞的罪行,等以后死了,到了阴间,两个男人都要争你,阎王爷没办法, 只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两人。
这个信息给祥林嫂带来大恐惧。不过,柳妈说也有破解之法,那就是到寺庙里捐门槛赎罪,于是,祥林嫂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她开始努力攒钱,用了一年的时间赚了1万钱都去捐了门槛。
又是一年年尾,已经捐了门槛的祥林嫂高兴地张罗祭祀活动,她很自然去取祭品,却被鲁四老爷呵止。
祥林嫂受到打击,精神瞬间垮掉。很快,她被鲁家驱赶,沦为乞丐。
在连天的爆竹声中,祥林嫂倒在大雪的纷飞的街头。
临死前,祥林嫂逮着有知识的文化人“我”追问:人到底有没有灵魂的?
这体现了祥林嫂的向往、纠结和矛盾。
一方面,祥林嫂希望有灵魂,如果有灵魂,那么她死后就能见到自己的阿毛了;可是,如果有灵魂,真如柳妈所言,那么两个死鬼男人都要来争自己,那么自己就有被锯成两半的危险,这太恐怖!
最终,祥林嫂在“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的”的天问中,绝望倒地死去。
04 写在最后
回到标题的问题:祥林嫂傻吗?
现代社会开放而又自由,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女人拥有了很多做主的权利和过去想不到的自由。
但现代女人,骨子里仍然传统,遵循相夫教子的观念,为了保持家庭的完整,为了孩子,即使男人家暴、出轨,即使这婚姻形同鸡肋,仍然咬着牙把婚姻维持下去。
又何况那个时代的祥林嫂?
当现代人走过了祥林嫂的路,该如何自救?
换一个城市生活,不怕从零开始。相信中国女性骨子里不服输的生命力,能带你去到更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事以密成,不要告诉任何人你的打算,你的想法,你的苦痛,还有你口袋里的钱。
不管他人说啥,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开心工作,努力挣钱。远离说闲话弄口舌的是非之地,专心营造自己的生活,拒绝背负弱者身份,隐藏内心的痛楚,往前看。
男人靠不住,命运又无常,只有独立自主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无限底气。
不做祥林嫂。
永远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