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学文学的人,还是有必要去洞察身边的一切文学现象的。如今看到何景明这一章,就写一下何景明。总的来说何景明的文学成就在倒在其次,因有当时的文坛盟主李梦阳的领导,所以何景明千年老二的地位就显得愈发尴尬。但是何景明当以何自处?那需要的是个人的品格。
何景明是信阳浉河区人,如今葬在信阳师范,牌楼巍巍,屹立不倒,墓碑苍劲,松柏累累。十八路公交车有一站叫白坡,那是何景明的号,斯人己去,所知者几何?他的另一个号是大复山人,那是信阳的另一座名山。
何景明是天才,六岁能对对联,八岁会写文章,九岁便能给人讲解《尚书》。弘治十一年,何景明十五岁,因文才显赫于家族,所以同族人纷纷资助他去考科举,人太多,围堵了好几层,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带有明星光环的时刻,这一年他考中了举人。四年后,进京考科举他又中了进士,被授为中书舍人,正七品,主要替皇帝草拟诏令。功成名就是对读书人最好的褒奖,何景明不甘寂寞,他与同年中进士的李梦阳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们有着共同的复古主张,提出“诗必秦汉,文必盛唐”,只不过后来的一切都没有当初的美好,李、何二人单飞后走向了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
何景明性格耿直,鄙弃荣利,对当时的政治很是不满,于是他上书吏部尚书弹劾宦官刘瑾,这次弹劾并没有也一定不会成功,所以何景明明白了自己的局限性,再加上他阳刚的浩然之气,他觉得还是不要与这种连男人都算不上的人斗为好,世风日下,只好告病归家。这次归来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接下来正德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刘瑾的势头更加的炙手可热。刘瑾掌握朝政后,首先罢免了以前告他黑状的官员,何景明此时正在信阳的深山里修心养性,于是他躲过了一劫。在此期间,何景明与民间的劳动人民接触广泛,他渐渐的感悟到了,那些真正有生命的文学总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他觉得读杜甫的诗歌没有感觉,还不如初唐四杰那样接地气。因此,我觉得何景明是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的,在诗人们纷纷学习盛唐的时代,何景明却发现了自己不同的审美观,并且敢于直面文坛,不惜与好友李梦阳闹僵,与大多数形成了清楚的界限。也许正是这种坚信自己内心的坚持,才让诗才并不如李梦阳的何景明成了“前七子”中第二位领导人物。
何景明一生拥有第二次明星光环的时刻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的时候。他提出“于古人之文,务得其宏伟之观,超旷之趣”、“不坠古人之余烈”,这种主张打击了台阁体诗人的雍容华贵,也批判了八股文的弊端。他的主张得到了很多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支持,于是便出现了“四方学士感愿知先生,车马填门巷”的现象。
正德六年,刘瑾被诛,何景明在竞陵派领导者李东阳的推荐下官复原职,而之后从前的老友李梦阳却再次被捕入狱,李梦阳被称为“有明一代,中国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因此,李梦阳一生四次被下狱,身边的人没人敢支援他的。而正是这个时候,何景明站了出来,他又一次给吏部上书要求释放李梦阳。患难见真情,何景明的人格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此外,何景明还是难得一见的清官。他曾作为钦差大臣出使云南,当时很多官员都打算给他送银子,何景明一口回绝,一分不受。后来他升迁到陕西做陕西提学,相当于当地的教育厅厅长,刚上任时,宴请不断,对于推辞不掉的饭局,他都会带着马桶坐在上面,表示自己的鄙视,后来别人也知道了他的厌恶,也不再为难他,何景明做提学的这三年,将陕西省的科举考试人数提高到了全国第一名,那是他亲力亲为的教化所致。刚上任的时候,有个受宠太监的弟弟见到他不下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何景明不管这些,拿起鞭子就对他猛抽,明朝的太监实在太任性了,他要打压这种气焰。还有一次,锦衣卫千户钱宁被正德皇帝宠幸收为义子,他想拉拢何景明,于是以题写名画为由送给何景明古玩字画,何景明镇定的说:“这是名人的笔墨,我不想污染了它”,随后便将字画弃之在地!
就文学成就而言,何景明与李梦阳成了当时的文坛双雄,“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而对于两人文学成就的高下,一般认为何景明略逊一筹,何景明的文章注重形式感,却并没能继承古文的现实主义传统,走向了错误的道路,因此作品大多数平庸,缺乏艺术特色。但毕竟何景明也写了大量的抨击社会现实,揭发社会黑暗的诗歌,如“高马肥肉留京都,可怜此兵西击胡”、“肉食者谋无远虑,杀将覆军不知数”,这些诗歌来源于其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也是其高尚情怀的直接反映。
何景明只活了39岁,以算是英年早逝。他最光辉的岁月定格在了明朝,如今何景明的坟墓经过多次整修,在两个学校的夹持下成了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相关的小博物馆也矗立一旁,初春暮雪,等待着来人的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