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写在最前
因为总督喜欢列举资料,多方面资料对比,所以篇幅会很长,怕大家看不下去,只好先把结论写在最前面。欢迎跳过文章先手撕逼。
【1】 黄忠很会射箭,百步穿杨,箭不虚发?
前置大写的
没有依据!!!
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 且对比其他善于射箭者的史料,推测黄忠射箭很有可能是后人的艺术修饰。
参考史料环节
在看黄忠的史料之前,我们先看看其他能射箭的人是怎么被记录的。
在西东汉时期,因为长期在凉州、并州、幽州三州和匈奴等游牧民族进行战斗,所以这些北方地区出来的人,多是善于射箭,甚至是善于骑射。这些地区有董卓、丁原、吕布、庞德、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董卓-
董卓,马鞍两侧都挂箭袋和弓箭,左右手都能持弓快速射击。
(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为羌胡所畏。—— 《魏书六·董二袁刘传》同《后汉书·董卓传》
——丁原-
(丁)原子(通“字”)建阳......有武勇,善骑射。——《英雄记》
——吕布-
当初袁术称帝,刘备进攻不利,请求吕布帮忙调停,吕布当时让人在辕门立戟,声明”我吕布只射一箭,如果一箭就射中戟的小枝,你们就要给我面子,双方停战。“
然后吕布果然一发射中,在座的将领都非常震惊。
(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魏书七·吕布传》
(吕)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魏书七·吕布传》
——公孙瓒-
在公孙瓒手下,善于骑射的人,多到可以组建数千军队。
(公孙)瓒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裴松之 引 英雄记》
——曹真-
曹真被老虎追,回头一箭就射死猛虎
(曹真)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 《魏书九·诸夏侯曹传》
——庞德-
常年在西凉和羌胡战斗的庞德,也是箭无虚发,后来亲自狙击关羽,射中关羽的额头。
后(庞德)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魏书十八·庞德传》
(庞)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魏书十八·庞德传》
当然,其他的地方也有会善于射箭的人,例如喜爱打猎的孙策孙权兄弟,锦帆甘宁,太史慈这些非北方的人。
——孙权-
孙权常常打猎射老虎,在合肥之战中,骑马射敌还让张辽印象深刻。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吴书二·吴主传》
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献帝春秋》
——韩当-
(韩当)以便弓马,有膂力——《吴书十·韩当传》
——甘宁-
甘宁曾经射杀过东吴前期重要将领凌操。
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吴书十·甘宁传》
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 ——《吴书十·甘宁传》
——太史慈-
太史慈在北海突围的时候,一人一马,飞速骑射,围城的敌人应弦而倒,弦不虚发。
后来和孙策平定江东,在两军对峙时,精准的将敌方营楼上骂阵者的手用箭射到钉在柱子上。
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吴书四·太史慈传》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吴书四·太史慈传》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 ——《吴书四·太史慈传》
以上这些人,最不济起码有三个字“善骑射”、“便弓马”,史书上记录他们射箭的细节越多,就证明他们的射术越好。
提炼结论环节
回到黄忠本传,抱歉,在整篇242字中,只字未提黄忠射箭,连同先主传、法正传、云别传、夏侯渊传等等有黄忠出场的记录中,都没见到。
没有记录黄忠便弓马、善射,也没有在别人的传记中记录到,他射死什么人、射伤过什么人,甚至连可以推测、提供猜想的资料都没有。
唯一能确认就是,黄忠射过黄叙。
哈?不懂?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
【吉米:拍晕,拖走,不要让他乱说话!】
所以,得出了开头的结论——
黄忠射箭的说法,并没有史料依据,很有可能是后人的艺术修饰。
随便说说
《三国志平话》形成于宋代,它不是史料,这里的黄忠,更是成了一挑关羽、张飞、魏延三人的神将,可是没说黄忠会射箭。
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总督估计就是像现在娱乐明星一样。
关羽会大刀,张飞耍蛇矛,马超号称小吕布用长戟,赵云舞长枪,黄忠你委屈一点学个射箭吧,不然人设重复了你没有什么亮点。
当然,总督也不知道老罗是怎么想的哈。
文章序列 —— [0001][1+B][001]千面堂·三国·蜀·黄忠-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