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读今生今世,约莫十三四岁,不经事,不解个中七七八八之人,即便对作者行径有些鄙夷之处,也在他灿烂又静谧的叙述里,不由原谅起这个人。笔触实在清灵。
胡兰成这个人,自私,怯懦,多情,十分懂女人。譬如他形容张爱玲是陌上游春赏花 亦不落情缘的一个人,把她的情趣与冷漠写的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文中大量描绘了诸多繁琐卑微的小事。故乡的桃花与风俗,沿途偶见,某时的人,以及不多的趣事。我每每读来,便觉于纷杂之中忽然得了清净。但直到今天。在我同初恋相爱,分首,煎熬,复合订婚又分了手的今天,才终于明白了这种清净的感觉,其实是悲凉的共鸣。他在料理老家发妻丧事的大悲之时,求人不得,按他自己的讲述,从此便了解了人间。而张爱玲,这个才气过人事业得意着衣讲究骄傲如鹤一般的人,为什么明知他有了别人还能费尽心思跑去找他?年纪大,不帅气,滥情,政治不得意,张爱玲还接济过他。
因为什么呢,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原来想这话的意思应该是指张爱玲懂他,选择了不去计较。现在我确信,胡兰成才是最懂张爱玲的人。不论品质如何,是孤独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