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是我上高中后才见识到的事物,我们镇上,直至现在,好像都没有一家书店。
也许现在的孩子会羡慕我的童年,没有课外辅导,没人看着我做作业,跟野孩子似的,成天在外疯跑。但是我的童年也是有缺憾的,从小开始,直至高中前,我几乎没有接触过课本之外的任何书籍,因为身边根本没有,也因为自己觉得那是“无用”的东西。
书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课本,《格林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是我很大以后才知道的,现在想想,即使当时知道了,即使想读,也无法如愿,因为我的父母没有这样的意识,也不会把钱花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
高中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到《读者》、《意林》这些读物,读这些书的目的也非常功利,那就是为了写好高考作文,那个时候会从书本上摘抄一些精彩的语句,背下来,希望考试时能用到,事实证明,考试时直接用到的语句少之又少,但在无形之中自己的写作水平倒是有了很大提升,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我真正开始读一些“无用”的书籍,是到了大学之后,读了一些当代文学名著,有很多时候也是囫囵吞枣,谈不上有什么深切的感受,只能说在书中了解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即使到现在,我都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在书籍的面前,我感觉自己异常渺小和粗俗,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我对对书籍有一种异常的敬畏,认为那是人类存放精神和信仰的地方。
看到高考作文——24小时共享书店,书店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只要进来看书,哪怕看一页,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哪怕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内心有一些莫名的情绪,我想,所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为流浪汉、拾荒者提供了一个栖身之地,更在于他们让饱尝世间冷暖的心灵找到了慰藉。书籍就是有这种力量,也许就是那一句话,那一行字,就有可能让困顿者坚定信念,让失意者燃起希望,让彷徨者找到前行的路。
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经历了求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步入繁杂琐碎的生活,困顿绝望、失意迷茫的时候,就像身陷无人的旷野,在恐惧和孤独中声嘶力竭的呐喊,却终究没有一人能听到自己的绝望。很多时候,就索性什么也不做了,翻一翻手边的书,看一看曾经写过的文章。在与文字打交道的过程中,内心慢慢归于平静。合上书,告诉自己,继续前行,要向着阳光的方向不停的奔跑。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书籍……,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他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丑陋的东西呛住。”是的,有很多人在书籍中获得了精神的升华,让生活得到了救赎。所以,惟愿,前行的路有书籍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