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2015.10.21 用时60分钟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彭正梅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1月第2版
最初读这本书时,浮光掠影,感觉什么也没得到,后读了该作者的另一本也是名著《超越自卑》,再读这本书时,才有了点感觉。《超越自卑》在表述他的思想时似乎更成体系一些,而本书很多是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在没接触他的思想之前读这本书,会比较费劲。今天读了译者序和第一章 引言。
1、阿德勒解释人为什么有社会性时,认为‘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是极度的无能,他没有尖爪利牙,无毛皮翅膀,几乎毫无进攻能力。人只能选择过社会生活。过社会生活是人的根本出路。’ 我不同意这种解释。也许人是先有社会性,才失去了尖牙利爪、翅膀或其他什么利害的生存技能的。进化选择了有强社会性的人类留下来,弱社会性的被淘汰了。社会化特征存在于基因中,而这种基因到现在也并非万无一失地稳固,如果主管社会化的碱基对不小心没有表达的话,就导致了孤独症儿童。个人意见,没有研究,不去管它吧,阿德勒主要研究的不是这个。
2、人为什么要追求优越感,阿德勒认为动力是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因而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早期他受尼采的影响,认为是对权力和统治的追求。我认为人追求优越感是想要胜出,我们必须竞争生存。物种进化时就已形成了习惯。别忘了,我们都是竞争胜利者的后代,渴望胜岀留在我们的基因里,没有渴望胜出基因的人类在若干万年前就已出局了。呵呵😜。
3、阿德勒认为‘身体缺陷而造成自卑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动力’。可为什么在相同境况,有的人会奋起直追,从而光彩夺目,充分地活岀来;有的人会自怨自艾,没有勇气抗争呢?我想,在幼年开始看世界时,就该同时看见自己----自己的力量,有足够多“我可以做到”的体验和感受,在以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大脑会走已建立好的通道,认为“我可以做到”,就像大雨时,水会从前次大雨时形成的沟渠中流走一样。一次又一次,信心得到正强化,不会在困难面前失去勇气。对于儿童,我觉得运动是培养“我可以做到”最容易的方法。运动对于成人在情绪的帮助众所周知,对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学会了某项运动技能,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具体而深刻,不需要大人的帮助,自己就能发现和体会自己的力量。
4、阿德勒说‘每一个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人格的整体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 我简单理解为:你怎么看比事实更重要。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
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建立积极看生活事实的习惯?
今天就读到这里,引言还没理解完。明天理解“优越感的衡量是对社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