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性化服务,以前经常会提到酒店的案例:建立详尽而细微的顾客信息档案,把客人的生活习惯、喜好和使用的物品等等记录下来,客人再次光临时,提供更精细的服务和惊喜。
如果恰逢生日,酒店摆上鲜花、送张贺卡,我觉得很温馨。入住酒店,前台问我,是不是喜欢安静的房间,也很正常。但要是一进入房间,什么都按我的习惯布置好,连保洁大妈都能叫出我的名字、知道我的喜好,那我就觉得细思极恐、后背发凉了。
牺牲隐私是获得优质个性化服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前不久,百度CEO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一场对话中,谈到了对用户隐私问题的看法,遭到网民炮轰。很多新闻媒体或自媒体的标题是这样的:《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李彦宏说:“中国人隐私不重要”》《李彦宏的一句话,恶心到了几亿中国人》……
Facebook的隐私危机还未过去,李彦宏就这么任性?找来视频看一看——
15分钟的演讲没什么毛病,问题出在回答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的提问时说的一段话——
当你把不同领域的数据汇集到一起,力量就会变得更强大。但是我们也非常了解隐私问题,或者说数据保护,我认为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执法力度也加强了许多。但同时我也认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相对来说也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才会去使用它。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李彦宏说错了什么吗?没有,他恰恰是直面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就愿意这么做。事实也是如此,而且也不得不这么做。更重要的是后面,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用户又愿意给公司用,公司才会去使用它。这就是公司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问题不在于李彦宏说的这段话。就好比一说腾讯,就扯上抄袭,一说淘宝,就提到假货。与其说这些人关心隐私问题,不如说他们更关心政治立场和道德审判。
Facebook“数据门”事件比李彦宏这句话更严重,却并没有在国内引起业界以外太多关注,说明中国用户真的很少有人真正关心隐私问题,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其实,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供互联网服务必须要获取、记录和保留用户数据,这当中不可避免存在隐私,而且提供服务的公司还不一定具备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技术能力。
大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今后会如同水电气一般,只用用不到的时候,才有体会。而隐私泄露问题,也会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新闻中,直到大家越来越不敏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隐私,本来是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互联网数据,还有啥隐私呢?再过个十年20年,像我们这些贡献数据的人,只不过沦为了一个数据节点,不断为互联网贡献个人数据。
整个互联网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巨大产业,某种程度上,正是每一个用户都在交换自己的个人数据来获得产品的使用体验。例如,使用手机导航软件,交换出去地理位置信息;使用微信、QQ,交换出去好友关系;使用网上购物,交换出去住址信息。交换个人数据获取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为了不生活在恐惧里,我们必须适应个人信息的适度曝光。
“两三年前,大家在谈什么?都在谈云计算的安全、隐私是不是会有问题。”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说,如今无论是政府还是那些实践公司,他们对云数据安全的认识其实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讨论安全,但是最后大家发现什么地方最安全?把你的东西放到云上是最安全的。”
大数据也是一样。我们会一方面享受大数据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意或无意,被迫或不由自主地放弃了个人隐私,贡献出个人数据。普通用户毫无反抗的余地。
同样是在2018中国高层发展论坛,苹果CEO库克的观点则是——精心制定法规,以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被整合到一起,并以新的方式被应用。
1993年,《New Yorker》(纽约客)刊登了一则由彼得·施泰纳(Peter Steiner)创作的漫画“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事实证明这只是“网络自由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站在社会进化的角度,个人数据的释放不可阻挡。避无可避,不如拥抱。相比于在隐私和道德问题上叽叽咂咂,更应关注如何保护和利用个人数据:
1. 建立秩序和规则。个人数据的知悉对象应当经本人允许,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使用,而不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同时,不愿提供个人数据的用户,也应享有基本的公共信息服务。
2. 政府和互联网公司的自律。苹果公司曾作出一个很好的表率——拒绝为FBI解锁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凶手iPhone。对政府而言,大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政府必须担负起监管职责,并从自身做起,保护公民个人数据。对所有互联网企业来说,不再遮遮掩掩,主动跟用户沟通,尊重用户的个人数据,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保护。
3. 提供高端优质服务。高端的服务应该是无痕的,润物细无声,不需要的时候不能打扰,保持一定空间和距离,假装不知道。我贡献了自己的隐私,一定要享受到精准、优质的服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网上搜索一次谷歌佩奇,接连几天满屏都是小猪佩奇。至于“杀熟”,更是背离了大数据的初衷,是在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