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一般来说,民族的形成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历程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有56个民族,大多数都是这么产生的,也都有独特的文化、语言和历史,但回族却是个例外。
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自己历史,其形成也比大多数民族晚得多,而且过程有点奇特。
来自何方?
皇皇巨著,24史,貌似中华历史记载非常丰富,可实际上,除了帝王更替、王朝兴衰,其余的事都没个准确记载。
回族,是简称,全称回回族。
回族的形成,跟海外的伊斯兰教信徒很有关系,而中国开始接纳外国人,应该始于唐代。所以,就有说回族的形成要追溯到唐代。当时,一些伊斯兰信徒,因为经商从海外来到中国,世代定居,建立起了礼拜寺及墓地,被时人称为“蕃客”。到了宋朝,东来的犹太人信仰犹太教,但因为也不吃猪肉,就也被归为“蕃客”群体中。蕃客因人数不多,成分混杂,没有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不能算作一个民族,只能被看作是回族的先民。
学界一致认为,回族形成应该是在明朝,而元朝就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期。
蒙古建国后,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同时,为了补充军力、加强后勤补给,西域、中亚、西亚的大批伊斯兰信徒被蒙古人编入了军队,并被裹挟到了华夏。五代以后,大食人,也就是现在的阿拉伯人,被称为“回回”。也许是因为跟阿拉伯人有着同样的信仰,这部分被蒙古人裹挟而来的伊斯兰信徒也被称为“回回”。
不过,蒙元时期,大部分回回们初来乍到,缺乏认同感,还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后来,回回们既接纳了改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西域流入汉地的维吾尔、东乡、萨拉等信仰伊斯兰的民族,又凭借通婚、职业师承等方式吸纳汉人,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渐渐融入中国、认同华夏。到明朝,回回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成为回回族。
因为,回回们大多数来自海外和西域,很多人在长相上和汉人多少有些不同,欧式眼、高鼻梁。
为啥姓汉姓?
经过以上总结,可以知道回回们不是海外来客,就是西域少数民族,那他们的姓名肯定跟中土人士不同。这在元朝几位回回名人的名字上就有体现:赛典赤·赡思丁、阿合马、奕赫抵雅尔丁……但到了明朝,回回们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姓名却都不见了。
史载,1203年,与铁木真在班朱尼河盟誓的19人中,就有3人是回回。回回们曾跟随蒙古铁骑,大杀四方。可以说,蒙古人的军功章里有回回人的一份。也正是为此,元朝建立后,蒙古皇帝将回回归入色目人,并给予较高的社会地位。当时,做官的回回很多:在中书省任重要职务者多达320人,在10个行中书省任重要职务者多达65人,还出了著名的政治家,比如赛典赤·赡思。
元朝灭亡后,一部分回回跟随元顺帝远遁大漠,大部分则归附了明朝。但鉴于回回跟蒙古人的特殊关系,朱元璋对其采取了不断同化的政策。朱元璋下令,禁止胡服、胡语、胡姓,提倡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通婚,同时还鼓励少数族群要求进步,出来当官。在这种大政策之下,大多数回回都改换了姓名。以致到景泰、天顺年间,“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巳更姓易名,杂处民间”。所以,到明朝中期,从姓名上看,已经分辨不出哪些是回回了。
有很多人认为明初的胡大海、常遇春、蓝玉等将领是回族,甚至连朱元璋和马皇后都被传言为回族。不过,这说法没有任何历史根据。
都住在哪?
众所周知,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说起这个“大分散”,还是离不开蒙古人。前面说过,回回人曾被忽必烈编入军队。在完成统一后,他们又被分散到各地驻守,战时为兵,平时务农、放牧。这是回回被分散到全国各地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回回中的一部分是酷爱经商的阿拉伯人的后代,他们忙于贸易,自然广泛流动。
“大分散”,只有一层意思,就是全国哪个地域都有回回;而“小聚居”就有两层意思了,一是大范围内分布不均衡,比如有的省份回族多,有的省份回族就少,二是小范围内抱团。
大范围内分布不均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回族大部分居住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几省。这事还真有来由,咱们细细道来。
据说,完成统一后,回回兵们的驻地,主要集中在三块:一块是陕甘宁等西北地区,一块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江南地带,一块在云贵。这几片区域,回族都不少,但到最后,还是西北的最多。其中的原因不止一个,但最主要的是元朝时西北出了一位信仰穆斯林的王,就是忽必烈的孙子安西王阿难答。
据说,这位王从小跟着一位穆斯林的奶娘,幼小的心里就种下了穆斯林的种子。所以,继位后,他就正式皈依了伊斯兰教。这明显与蒙古皇室信奉藏传佛教的信条相违背,但阿难答是忽必烈宠爱的孙子,拥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势。王的信仰必然要得到属地民众的追捧与追随,而他的属地就在关陇河西一带,也就是现在的西北。
在小范围内聚居是怎么回事呢?这与回族人的宗教信仰有关。
回回们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动物血液及自死动物,也不吃驴肉、马肉等蹄子不分瓣动物,也不吃老虎、狮子等凶猛动物。总之吧,在大牲畜中,回族只吃蹄分两瓣且反刍的,尤其忌讳猪。但在古代,大汉民族却以猪为主要肉食来源,也有很多人家养猪。因而,回回们不愿意与汉族杂居。
另外,作为伊斯兰信徒,回回们不但生老病死,就连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清真寺,每日跟着寺里的钟声进行五时拜(晨、晌、晡、昏、宵),每个周五主麻日到清真寺聚礼,以及每年开斋、古尔邦节两次大型的会礼……反正,回回们的生活离不开清真寺,往往就围寺而居。北京的牛街、西安的回民街,西宁、兰州、郑州……凡是有回族的城市里,基本都有一条由围寺而居的回回们组成的街道。就连我的老家,一个东北小城都曾有一条有清真寺的回回们聚居的胡同,名字就叫清真寺胡同。
以啥为生?
回族,大概是职业最有传承的一个民族,从古至今。回回的祖先大多来自遍地牛羊的辽阔草原,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家都从事畜牧业。后来,他们又发展出畜牧业的相关产业,如贩运牛羊、屠宰和餐饮。“回回两大行,小买小卖宰牛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回族三大行,羊肉、馒头、贩粜粮”,这些俗语都可以见证回族的传统产业。现在,北京的牛街、西安的回民街也是活见证。尤其西安的回民街,还有许多店是祖业,甚至承袭自前清。所以,街上的店主都有些优越感。毕竟,任凭风云变幻,羊肉泡馍却能岿然不动。
此外,也有一部分回回从事手工业。据说,解放前,北京的珠宝行业70%都是回回经营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回族人做餐饮是最多的,特别善于做牛羊肉和面食。就连在大学食堂里,都是清真食堂的烙饼最好吃。
跟汉族人有啥不同?
回族的风俗习惯,几乎都源于他们的信仰。
是信仰就要讲修行,而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修行,就是五功,即“念、礼、斋、课、朝”。念,就是念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哈默德是主的使者”;礼,就是礼拜(前面说过);斋,就是指斋月的斋戒,即在伊斯兰教历9月,从黎明至日落,戒饮食、戒房事;课,就是天课,在穆斯林国家是一种宗教税,要按财产比率征收,但对回族来说,基本上只凭自愿;朝,就是到麦加朝圣,一生至少要去一次。
回族没有民族服装,但在服饰上也有点特殊性:男的戴帽子,圆顶无檐帽,一般是白色,但也有灰色、绿色、蓝色、黑色;女的不露头发,一般戴盖头,也有用围巾包上的。在饮食上,除了前面提过的那些禁忌,回族值得一提的就是讲究洁净。可能因为这个讲究吧,直到现在,回族家里一般都很干净。
此外,根据伊斯兰教义,回回们要戒烟戒酒。
因为信仰,也因为饮食禁忌,在过去,回族一般都是内部通婚。回族的孩子出生后,要进行一个命名礼。这个命名礼,有一系列的仪式,意味着把小孩从清真寺外召唤到清真寺里,把一个新的生命变成了穆斯林。仪式最后,再由阿訇给起一个经名,来源于穆斯林先贤的名字。这个名字一般作为亲戚和教内朋友的日常称呼,出去还是要用跟汉人一样的大名。
穆斯林的葬礼也颇具特色。回族作家霍达就曾以此为题,写出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说到作家,就不得不提一下语言。元朝时,回回们还大多说波斯语,但到了明朝,他们就以汉语为通行语言了,只是涉及到一些伊斯兰教专有名词,会夹杂几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
不知道现在能有多少回族人还把穆斯林的“五功”当成事业来做,可能,只有在西北回族的聚居地,很多传统的回回还保持着虔诚的宗教信仰。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大部分回族,可能跟汉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吃猪肉。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到中国来,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利玛窦札记》。根据他的记载,明朝时的回回们对伊斯兰教义知之甚少;中国人也把他们当成了本国人,允许他们参加科举,出来做官;对于那些出来做官的回回们,似乎放弃了信仰,只保留了“不吃猪肉”的习俗。利玛窦还记录了中国回族对待宗教的态度:那就是从不对外传教,这点的确与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徒截然不同。
看来,回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走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之路。民族和宗教是两个概念,所有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在当今时代,所有人都应该抵制那些用所谓“信仰”去剥削人、压迫人的强权与制度。所有民族都应该遵循法治,追求民主、平等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