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对一段时间里写作的复盘。
重新拾起日更挑战,到现在已经第十七天了,总的来说,行文比以前流畅了许多,许多内心的想法能用更加贴切的语言阐述出来。
题材方面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写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比以前的流水账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其实,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坚持,从第一天到现在,每天日更成为我业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无从下手,到现在主动追踪热点话题,思考细节,反思生活。
给我的提高不在于写了多少,而是自律带给我的思维深度,常常在思考那这话题可以写,哪些话题有新意。
当然,离写作能手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报了齐帆齐老师的写作课堂,以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能精进写作水平。
反思十几天的写作历程,有几个大的问题制约着我的写作能力提升。
1.
思考深度欠佳。常常是为了完成日更任务,生搬硬套过时的思路,别人的想法,并没有对一件事情有另辟蹊径的解读,导致写着写着就成了别人的文章,自己不愿看,读者也不买账,浏览量上不去。
对于一个思考点,只是站在普世的角度去思考,往往只看到一件事的正面,总感觉这事不就是这样嘛,还能产生什么新观点,太阳不就是从东方升起吗,这些大道理有什么可讲的,这是思维和格局的差距。
我始终认为,文字所体现的思想远比文字本身要重要,读者喜欢你,往往是认同你的价值观,而不是文采,当然文采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不然那么多古文经典,八股文总是很少的篇章。
2.
文章逻辑混乱。组织语言的能力还比较匮乏,对于一件事情,一个观点,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如何推断,如何衔接,起承转合不够自然。
又或者是,一大堆大白话、流水账文,让人看了毫无生气,全文阅罢而无所得。
逻辑是一个文章的骨架,没有一个合适的骨架,再好的器官、肌肉、和皮肤也会像拼错的拼图一样,四分五裂,看得奇形怪状。
我在写作中就到了这个错误,在写的过程中没有列好提纲,无法做到衔接自然,不是收的太快就是叙述太繁琐。
3.
素材积累匮乏。在自己提出一些观点之后,鲜有合适的例子去佐证,繁杂的说理过程准确表达我心中的想法。
看一些前辈、行业大咖的文章,总是能做到旁征博引,论述详尽,让人读了酣畅淋漓,相当痛快,这一点,确实值得自己注意,要经常收集素材,分门别类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而且要温故而知新。
素材就是文章的血肉,血肉最好的状态就是饱满有光泽,让人看了有食欲,味蕾细胞总是被勾得蠢蠢欲动,吃完还欲罢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才算是一篇亮点文章。
万事开头难,坚持日更,精进写作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而我始终相信,做难事必有所得。
我深知我现在蜷曲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挺直的底气,在这条不归路上努力践行着属于自己的闪亮人生,取长补短,坚持练习,就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