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如鲠在喉。
儿子今天数学才考79分,分析试卷后,还是老毛病,粗心。可是每一次都是粗心的理由着实让人心寒。就这样我也努力的克制自己,别发火,耐心的和孩子沟通。今天努力让他记住了四个字知耻后勇。
儿子懵懵懂懂的不理解什么是耻,所谓的耻就是每天和你一起玩的小伙伴们,突然在考试之前家长不让他和你一起玩了,为啥?因为你成绩不好,怕影响他。所谓的耻就是每周的体育训练要求你周二不用去了,为啥?因为你球打的不好,教练不愿意在你身上浪费时间了。所谓的耻就是别的家长给你定义了是成绩不好的孩子,所谓的耻是教练定义了是打不出成绩的孩子。对你而言这里的耻可以是羞耻,对我们父母而言绝对是耻辱。不能说儿子聪慧过人,但智商是在线的,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摸爬滚打中也让自己片体鳞伤,我们最大的痛苦在于明明很好的一个孩子,我们怎么把他教育成这样了呢,都是孩子是父母镜子,要让孩子优秀父母必须优秀,我们也在不断的努力,可以孩子越来越脱离我们预想的轨道了。
有个北大教授说要接受孩子的平庸。对于这个观点,我和先生产生过严重的分歧。先生认为只有你坚信孩子不平庸他才能有可能超越自我走向卓越,而我认为只有接受孩子平庸才能在平凡之中创造出惊喜,可是我们俩殊途同归都是一样自己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现在不说优秀,更别谈精英了,现状是如何让他成为一个及格的,一个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到的成绩,他达不到,一个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到的体育成绩,他达不到。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任务,对他而言困难重重,每次我们家长都去自我剖析,自我找原因,然后去对孩子指出来,提要求,可是孩子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该错的错,不该错的还是错,为什么?主体错了!
内因是主体,孩子的内驱力不激发出来,一切都是徒劳的。外因过多的干涉,整天念念叨叨的,根本不进去他的耳朵,你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大推,儿子大了还觉得你烦。那怎么办?
永远记住内因是主体,外因起辅助作用。可是如何激发他的内驱力呢?
第一,设定目标,精准定位。让他认清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意识到差距才能缩短差距,才有可能实现超越。孩子大了,我们的主旋律是鼓励,必要的打击也是存在,现实就是最好的打击,童话故事谁都喜欢,可是城堡里面有荆棘也要面对。
第二,定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孩子可以参与进来一起制定。从小事做起,老生长谈的生活习惯。
第三,执行力。规矩很多条,可是真正做了多少,训练计划很多种,真正实施了多少,达到效果的又有哪几个?没有执行,一切都空谈!
第四,严格要求。要不就不做,做就要认真做,按要求做。瞎糊弄的,与其浪费时间干脆就不做。尤其是爸爸孩子训练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必须严格,孩子在外人面前对你有任何不尊重的行为,包括大喊大叫必须制止,这是没有家教的行为,也是你作为这个父亲的威严和体面,不容践踏。百善孝为先,一个不知感恩,不懂尊重父亲的人,何谈一个合格的人。所谓的快乐教育,你认为的心慈手软其实都是培养不孝子的温床。
不管孩子是否平庸,我们为了孩子不平庸努力的去改变自己,帮助孩子,咬定目标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天已明,旭日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