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从事了一份自己非常喜欢的职业,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从小就想做一名教师,长大了如愿以偿走上了讲台,也有人问我如果可以再选择,你将来还会选择做老师吗?我笑着点头,当然会,我喜欢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交流的时刻,喜欢在课堂上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发孩子们不同的反应,更喜欢那一张张纯真灿烂的笑脸。我痴迷于怎样设计课堂,怎样上好课,三尺讲台迎冬夏,两袖清风送春秋。在平凡而不平常的岗位上走过了23个年头。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有不少名师转行或者外调,我的耳边都会回响起席勒的那句话:“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人生的舞台,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所以我我默默告诫自己: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舞台的高低,而在于每天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初中语文教师,用一生诠释我最初的选择。
东汉文学家许慎在其巨著《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一词有如下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演好自己的角色,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将教育的作用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于是我暗暗要求自己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好,天天都在成长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
其实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几次大型活动,过程虽煎熬,但镜头终难忘:
镜头一: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级优质课比赛现场,31岁的我执教《台阶》……
镜头二:2013年7月23日,全国首届作文教学说课大赛的舞台上,我一个来自最基层的教师竟然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全国说课大赛特等奖,黄厚江老师亲自为我颁奖……
镜头三:2017年7月17日,我与我仰慕已久的语文大师余映潮老师同课异构《我的叔叔于勒》······
镜头四:2019年我作为为数不多的首届领雁人才顺利通过考核。1996年走上讲台的我,用汗水、热情和坚强的意志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
一、关爱学生,开启快乐语文之门
记得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北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给我们太多的启示,但我从中思索,我们的教育不就需要像南风一样温文尔雅,润物无声? “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教师的职业不仅仅像蜡烛,更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教学水平、教研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以育人为目的,心向每一个生命。我始终牢记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深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站稳自己的三尺讲台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语文。“亲其师,信其道”,于是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自己,倡导快乐语文。
新学期伊始,我都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到课前三步曲,即第一步,请给我一张脸(不要把头深埋在书堆里,要看着老师);第二步,请给老师一张笑脸(我微笑着告诉孩子们,快乐是一堂,不快乐也是一堂,为什么不堂堂快乐呢?);第三步,请给我一张自信的笑脸(告诉孩子们写上自信的笑脸才是最美丽的笑脸,才是成功者的笑脸)。这个做法其实不是我的原创,这得益于平顶山市的贾晓燕老师,我市08年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时听贾老师这样说,当时感觉很好就一直坚持下来了,这三步曲的实施让孩子们天天坚持,每节课先往讲台上一站,用手指伸1、2、3,同学们已经心领神会,个个坐姿端正,面带微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训练,学生这种良好的状态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财富。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我用别样的方式倡导“愉快学习法”,在黑板上写下“愉快”两个字,诙谐地向孩子们解释:“愉快”就是愉悦了,学什么东西都快。学生渐渐觉得我不仅交给他们知识,还带给他们很多快乐,很快就喜欢上我,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浓厚的兴趣是开启语文学习美好旅程的钥匙。
关爱学生,不仅做到这些,还和孩子们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后进生,尤其注意顾及其面子,保护其自尊。记得在一次题为《这就是我》的作文习作中胡俊杰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抓耳挠腮没啥写,我也读了十年圣贤书了,写得不像话不行,写得太像话就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了,思来想去顿然发现我最大特点就是扯淡,我爱扯,但不如易中天会扯,他扯出了多少三国事,格林胡扯扯出了童话,扯出了哲理,我们的区别咋就这么大呢?”他存心应付的一篇习作我是这样点评的:“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你真实的内心,似乎有些桀骜不驯,但着实让人心生怜爱!”看到我的评语他竟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自己的作文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堂成功的作文评讲课在师生零距离的沟通中展开了。课后胡俊杰在作文的末尾这样写道:“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是我对9月20日作文课的感受,对于您对我作文的评价,我非常佩服,这是我人生中得到的最贴心的评价,能做您的学生,我别无所求了。”有了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表的个人见解是暂时的,但培养出来的激情却是永存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