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在人际交住中,我们常听到人们说“理解万岁”。“理解万岁”的含义很简单,所谓理解,即明白、清楚、了解、认识等等,和“万岁”连上,则是指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谅解与包容,尤其是在对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希望对方不要采取报复措施。
傅佩荣的“理解”
理解的终极含义,就是包容。但理解的最基本的含义是知道、明白或了解。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在《生活有哲学》一书中,为“理解”二字给出了一个界定。他说,对一篇文章,理解程度是依三个问题而展开的,就是:一,一篇文章在说些什么?二,作者是如何说的?三,作者为何要这么说?
傅佩荣先生的学问功底,我相当佩服。对于这个关于理解的界定,我完全赞同。如果换在作者的角度,或者说演讲人的角度,这三个问题,不正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钻石法则之立题的三种类型吗?
如果你写文章或者发表演讲,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的话,那最好先把下列问题搞得非常清楚:
你要说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你究竟该怎么说?
千万不要含糊其辞的写或说一大堆,让读者和听众去猜想。
对于读书,许多人感到头疼。我发现,他们是在逐字逐句逐行去读,只见文字,不见思想。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理解,了无兴趣,当然头疼。
因此,我常常告诫学生,读书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而上述傅佩荣先生所讲的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还能够结合自己知识的缺项和兴趣的方向,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然后到书中寻找答案,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地读书。而且,效率高、收获大。
沟通之难
人们呼唤“理解万岁”,一方面,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另一方面,更要求每个人都应当理解别人。可是,理解首先要基于沟通。
然而,有专家指出,人世间85%的纷争都源于缺乏沟通。可见,沟通是多么困难的事儿,要做到理解岂不是更困难?
有一个沟通漏斗效应是这么讲的:你心中的想法也许很完美,但是,通常只能说出心中所想的80%,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落实执行的可能只有20%了。
这个数字比例并不准确,只是用以表明沟通之难。难在何处?结合漏斗效应,大致可列出以下主要的原因:
一是表达局限。我敢肯定,许多人是缺乏良好的表达能力的。词不达意、言不由衷、逻辑混乱、条理不清、重点不明、所指含糊,等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
二是选择过滤。听话的人,因为理解力、注意力、兴趣偏好、文化背景、价值观、利益冲突等等因素,导致他没有听清或听完整,或片面理解,或断章取义,或故意歪曲。
三是外部干扰。传播学上称之为噪音,比如收听电台或接听电话时,信号断断续续或杂音很大。
身份悖论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但有沟通不等于就获得理解。理解有三层涵义,一层比一层难做到:
第一层,我理解你的意思,仅限知道。
第二层,我理解你的意思,同情但不赞同。
第三层,我理解你的意思,赞同并接受。
这里我想特别讲一下身份悖论。同样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说出来,别人理解就不一样。尤其是,当你讲的话跟你个人利益相关,那就永远没法摆脱主观、自私与不公正的嫌疑,你的观点会被倒过来理解。这就叫身份悖论。
比如,你是个老板,你跟自己的员工说,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努力工作,积极奉献。这样的话,大多数员工是听不进去的,因为员工会认为,你只不过为了你一己私利,员工奉献的越多,你当老板的就得到越多。
又比如,你作为老公,你觉得老婆有些懒散,不愿操持家务,对你关心不够。如果你直接告诉她,要多做家务,多点关心你,可能会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她觉得你是自私的表现,没资格给她提要求。
因此,如果你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有些跟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话,不妨借第三人之口说出。因为这样可以超越身份悖论的局限,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显得更加客观、公正和无私,自然也就容易被对方所理解和接受。
为什么一个公司要在外边请培训师来跟员工“洗脑”?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诉?除了因为人家的专业之外,还因为他们的身份超然,给出的意见容易被接受。
而清官难断家务事,难在何处?不正是因为身份悖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