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的鸦片战争,清帝国遭到惨败,中国从此踏上了割地赔款之路,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鸦片战争爆发前,大清帝国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享受着四夷宾服、八方来朝的尊崇和荣耀。可是由于满清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使文化和科技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国人处于愚昧之中,对世界上发生的事几乎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一伙手持洋枪洋炮的英国鸦片贩子,为了维护他们的贩毒暴利,明火执仗地打上门来,把大清揍得鼻青脸肿、晕头转向,中国人才惊觉三千年变局降临,中国的灾星到了!
更可悲的是,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毒贩甚至都没有带来几个正规军,只是雇了几千名东印度公司的印度保安,就把拥有百万常备军的大清帝国打得落花流水,连号称大清精锐中精锐的“虎衣滕牌兵”都被这群保安打得满地找牙。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是这群保安中的锡克骑兵,把被咸丰帝称为“大清长城”的蒙古骑兵杀得尸横遍野。以至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在面对中国时仍然有着谜一样的自信,完全不把中国放在眼里,而这一切完全来自于印度对中国“骄傲而光荣”的历史记忆。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和洋人在军事上的不可战胜。因为“该夷船坚炮猛……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伏”。几仗打下来,满清权贵早已心胆具裂,斗志全无了。从此,洋人也从被鄙视的化外夷狄,变身为需要顶礼膜拜的洋大人。慈禧太后更是要“量中华之物力结與国之欢心”。
当今的中国人说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总是将导致悲剧的原因归结于满清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愚昧统治。认为如果明朝继续统治中国,那么中国将仍然是科技昌明、国力强盛的世界强国,绝不会沦落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人们总是会举出“屯门大捷”,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例子,来证明明朝军队可以战胜西方强国,还常引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因发现明朝开花弹而发的感叹:“利器之入中国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先不论所谓“屯门大捷”是否真实客观,左宗棠的感叹并不能说明明朝的先进,反而清楚地表明,早在四百多年前,中国就需要从国外引进武器了!而女真能灭亡明朝这一事件本身,更是明朝科技落后于世界的最有力证据。
历史发展到了十七世纪,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发生的,蛮族依仗野蛮和勇武征服先进文明的悲剧已经不再发生了,因为文明世界在科技的加持下,拥有了先进而强大的热兵器,对蛮族的冷兵器形成了碾压。然而在东亚,处于半原始状态的女真人,却仍然凭着骏马弯刀灭亡了拥有高度文明的明朝,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明朝没有当时西方文明国家所拥有的先进科技,因此其武力不足以抵挡女真的野蛮进攻。
明朝除了立国初期在科技上还可以勉强与西方持平,到中叶以后就落后了,后期更是远远落后。不要说与伊比利亚半岛和英法荷兰相比,就是与那个在欧洲相对落后的土耳其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土耳其人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时所用的乌尔班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威力最大的火炮。有明一朝,始终造不出这样的大炮,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明朝威力不如乌尔班大炮的加农炮仍然因为害怕炸膛而不敢大量列装。明朝唯一堪用的加农炮是在澳门购买的进口红衣大炮。
明朝最早的火枪,也是从土耳其引进的,由于明朝称土耳其为鲁密,所以这种火枪也叫鲁密铳。
而鸦片战争的悲剧,其实在它发生的两百年前已经预演过一次了,其结果与两百年后几乎完全一样,就是虎门炮台被英国军队攻陷,装备的大炮也被对方全部缴获。
17世纪,英国已经成为海上强国,并且开始殖民印度,还成立东印度公司。他们企图打入中国市场,但由于明朝实行闭关政策,他们就试图借助于长期垄断对华贸易的葡萄牙。
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果阿的葡萄牙总督达成协议之后,派威德尔上尉率领6艘船舰开赴中国。
1637年6月27日,船队抵达澳门。但是澳门葡萄牙当局担心英国人的到来会打破他们的对华贸易垄断。于是就拒不执行英国和葡萄牙果阿殖民当局达成的协议。还在明朝官员面前说英国人的坏话,说他们是强盗,必然会危害大明,必须将他们赶走。葡萄牙人还派出军舰阻挠英国人的贸易活动。
英国人也不是好惹的,千里迢迢来了,岂能灰溜溜地退走?于是威德尔上尉带着船队朝广州进发,8月初到达虎门。虎门炮台上的明军发现英国船队后,立即鸣炮示警。但英国人不加理会,明军于是就开炮攻击英国舰队。威德尔见炮台向他的舰队开炮,就立刻下令还击,炮击虎门炮台。一番对轰后,明军因为武器和炮术都不敌英国,就放弃炮台败退了。英国人立即上岸占领了炮台 ,把炮台上的35门大炮全部掳走,搬到英国船上去了,还把炮台上的明军旗帜换成英国军旗,以示胜利。
事发后,明朝的广州官府派葡萄牙人去和英国人交涉。英国人同意归还大炮,条件是让两名英国商人随葡萄牙人前往广州进行贸易。
本来事情到此可以结束了,英国舰队十分蛮横,不经照会就擅自深入广州内河。明朝的广东水师派出3艘战船拦截英国船队,双方发生炮战。此后英国舰队又回到了虎门,在虎门火烧毁了三艘中国帆船,还焚毁一个市镇,并在集市上抢了30头猪。随后英国人又攻占并炸毁虎门亚娘鞋炮台,焚毁了大帆船一艘。
虽然英国人在战斗中获胜,但此时的英国还不是日不落帝国。他们清楚,尽管自己拥有强大海军,可以在战斗中战胜中国水师,却无力占领和殖民庞大的中国,而他们这次来的本来目的就是贸易而不是打仗。于是他们再次来到澳门,请葡萄牙人出面斡旋。结果是英国人同意认错,并赔偿2800两白银,明朝则同意他们在广州和澳门采购所需物品后离开。
1637年12月29日,威德尔率船队离开澳门,启程回国。中英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就此结束,英国人赢得了战斗,明朝获得了面子。
当时的明朝正处在内外交困、摇摇欲坠的覆没前夕。所有注意力用在对付后金和李自成。由于虎门这次战斗的规模不大,也没有太多损失,所以并没有引起明朝当局的重视,更谈不上反思和总结。女真入主中原后,一味推行海禁,更不可能从此战中汲取教训,直到两百年后,大难降临。
1637年时,明朝火炮已经远不如西方,拥有35门大炮的虎门炮台在炮战中竟然不敌英国的一支贸易商船队。
当时随行的英国旅行家彼德·芒迪勾画了一只他看到的中国大型战船。他说:“在船的舷侧都开有‘门’(射击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炮均是每门只有4到5英担(大约半吨)重的铁铸小炮,大约1英寸的口径,能发射重约一磅的炮弹,这样的武器对其他船只构不成任何结构上的损坏。”芒迪认为这种平底帆船不能承载更重的大炮,因为它们是木制的,很不结实。
而1506年的葡萄牙战舰上已经安装了重达四吨的火炮,那时的葡萄牙战舰已经拥有24个炮孔,远多于1637年的明朝战舰。
清朝统治的两百年多年里,中国陷于停滞。两百年后,清朝在鸦片战争中仍然用这种水平的火炮去对抗英国更加先进的火炮,焉有不败之理!
中英间的第一次接触告诉我们,中国的落后不是1840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两百年,中国科技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1840年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的陷落人人皆知,可是1637年虎门炮台被攻占的耻辱却鲜有人知。其实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中国至少在1637年已经失去了世界领先地位,东西方力量对比已经开始转折。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人们在知道1840年的同时,也应该了解1637年的那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