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提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纲要同时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区块链+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4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文化数字文库》项目建设。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对全国各类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收集,并形成一个开放的、规模化的、可供全球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块链应用平台。以创新思维推动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
项目目标是借助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建设成为一个服务于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和产业化开发的创新引擎,从而扩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树立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托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民族文化数字文库》自2020年11月启动开放合作以来,目前已与1100多名专注民族文化产品的设计师、500多名民族文化摄影师进行签约,入库民族文化数字素材3万多幅,平台将收集的民族文化数字化素材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登记确权后,开放给设计师,通过传统文化元素赋能各类农产品。同时,对接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点,完成各地机构信息上链,农产品上链。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同时提供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民族文化数字文库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族文化数字文库致力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形成良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模式,让民族文化得到更为持续的保护、开发,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们的文化自信,最终得以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