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高明和刘子怡收获爱情果实的黄金时节。
周五上午,高明和刘子精心打扮一番后,由高明开着他那辆老爷车,载着刘子怡一路幸福地向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奔去。
一路上,高明满面春风,精神矍铄,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的香甜。按理说,人的年纪越大,心态越平和,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喜形于色,但面对自己心仪的人,他没法把这份喜悦深埋心底。
刘子怡坐在副驾驶座上,也是始终面带微笑,不时朝左边看看开车的高明,满眼堆满了幸福。自从认识高明以来,她的生活一直充满了阳光。在交往过程中,高明的涵养、热忱、真诚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她。在女儿姜纯的工作、婚姻大事上。他操了不少的心他是真正在把姜纯当作自己的女儿在对待。所以,中途当王芬建议刘子怡,可以和高明搭伙过日子而没必要结婚的时候,刘子怡对王芬的建议只是一笑了知。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合不合适,她怎么会为了外人的一条建议而放弃自己的选择呢。
来到婚姻登记处,准备登机的恋人有好几对,在一群年轻男女之中,高明和刘子怡无疑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有等候的年轻恋人甚至在小声发表议论,高明和刘子怡坐在等候区的椅子上,面带微信微笑,目光坚定,这是对多嘴人的最好回敬。
轮到高明和刘子怡进去办理手续了,工作人员在检查完相关证件后,非常热情地叫他们填好了表格,继而照登记像。所有流程走完后,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双手把红彤彤的结婚证递到他们手上,并说了一些祝福的话。高明和刘子怡自然是表示感谢。
走出婚姻登记处,回到车上,高明忍不住亲了刘子一口,这是高明对刘子怡真爱的自然流露。刘子怡娇嗔地叨咕了一句:“这是大街上,你要注意影响啊!”
“我这车主贴膜了的,外人看不见,再说了,咱们已经是合法夫妻了,亲一下也不犯法的呀。”
“好啦好啦,先开车,我们还得赶回去买菜呢。”
“对对对,先回去买菜。”
高明和刘子怡已经提前通知了各自的儿女,说好了今天晚上要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吃个团圆饭的。为了感谢曾静芳为姜纯的婚姻大事操了不少心,高明还邀请了冯明健两口子。
下午,高峰和楠楠及儿子阳阳都请了半天的假提前回到了S城。楠楠一到家就钻进厨房,准备各种食材。不一会儿,冯明健两口子来了,姜纯和岳成真两人也都到场了。
当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于地平线的时候,晚餐开始了。冯明健、曾静芳、高峰两口子和行阳,以及姜纯及其对象岳成真都来了,高明家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次之所以选择在家里聚餐,是刘子怡的主意。刘子怡认为,这是一次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必须在家里做才有纪念意义。
由于主角儿是高明和刘子怡,所以晚餐所有的准备工作他俩都没有插手,主要是楠楠主厨,姜纯打下手,
待所有菜肴上桌,高明发话了:“各位,今天是我和子怡的大喜日子,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感谢老朋友和家人们的支持,这杯酒我先干了。”说罢,高明一仰脖子,一杯酒喝得点滴不剩。高明是如此的真诚,容不得其他人的怀疑,其他人等相继干掉了杯中酒。
接下来,是其他人相继对高明和刘子怡的祝福。高明和刘子怡一一答谢。
高峰儿子阳阳也不例外,只见他有模有样地说道:“祝福爷爷奶奶长命百岁。”
刘子怡听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她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忙默默口袋,没有,继而跑到沙发边儿,从里面拿出好些红波,从中抽出一个递给了阳阳,并说道:“我的小孙子真乖。来,拿着,这是奶奶的一点心意。”
高峰连忙阻拦道:“阿姨,不能这样,我们怎么能花你的钱呢?说什么也不能要。”
“峰儿,既然我和你爸已经结婚了,你就不能再计较这些,如果你再拒绝的话,我可会认为你是个婆婆妈妈的人哈。”说完,刘子怡自个儿先笑了起来。
楠楠见状,赶忙打圆场道:“既然阿姨这么有诚意,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哈。”
说这话的时候,高峰白了楠楠️眼,似乎是在警告楠楠,怎么这么不懂事。
楠楠主要是怕大家在这样的场合比较尴尬,索性先收着,等合适的机会再还回去,这样既挽回了刘子怡的面子,又让大家觉得一切合乎常理。
紧接着,岳成真起来敬酒:“爸、妈,你们幸苦了。为了姜纯的事儿,你们和冯叔叔、曾阿姨没有少操心,这杯酒我代表姜纯敬你们。”
岳成真说得很诚恳,这让高明和刘子怡都觉得,这女婿没有选错。所以,在与岳成真喝完这杯酒后,高明郑重其事地请了冯明健两口子:冯老弟,我们的家事你们没少操心,啥话也不说了,都在这酒里。”说完,又是一仰脖子,一杯酒一饮而尽。
晚餐的气氛很热烈,大家兴致都很高,不知不觉,冯明健也喝高了。平时冯明健的酒量高明是很清楚的。而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高明没有喊其他人,外人方面,高明只叫了他一家,足以可见,冯明健在高明心中的地位。
……
拿了结婚证后的一个星期,高明和刘子怡报了个旅行团,去海南三亚旅游了一圈儿。这也算是新时代新的结婚方式。虽没有跟别人一样大张旗鼓地待客,但愉悦的是他们自己。
S城一个美丽的黄昏傍晚,白云湖边,晚上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不远处波光粼粼,湖对岸山黛朦胧,金色余晖晕照着这个美丽的小城。湖岸边的石凳上,高明和刘子怡正望着远处的夕阳感慨万千:“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