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所以能成为孔子之后的儒家八派之一,就是子夏一生致力于弘扬孔子的思想,其中有加进去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所以要执德就弘,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也是对孔子的言论的呼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信道的人,才能弘扬——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是同样的道理。君子要想弘扬道义,就要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笃定的以身作则的作用,小人是墙头草,君子德风,草上之风,必偃。至于“信道不笃”,子夏一生致力于弘扬孔子的思想,所以是孔子思想笃定的继承和发扬者,也是受老师一生传播自己仁的思想的影响吧——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两句话从他人口中验证了孔子只要传播自己思想的决心和艰辛。更有——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个时候体现了孔子传道时候的无奈和坚定。所以孔子说——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任何言行是自己笃定坚守,而不是做个表面样子给别人看,是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更体现孔子在传播自己思想的时候舍我其谁的忘我气概。孔子一生都是言论笃实的人。在坚守自己思想的时候,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学生都是一样,坚信邪不压正——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这就是对自己思想的笃定坚守。所以——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说话忠信,行事笃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环境,都能行得通。如果不能守道——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就是——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最后的两句“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一句话解释——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串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