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给自己定了一个比较attainable的目标:读20本书。因为疫情的关系,上半年没那么忙,提前完成了这个小目标,看完了25本,超过一半是原版书。想着开个公众号来着,后来想还是先更一下自己这个好几年没用过的简书号吧,也算做是对上半年的一个小总结,因为下半年也许就没那么多空闲时间了。绝大多数文字在朋友圈、微博和豆瓣也有发表过,今天汇总一下。
Machines Like Me, Ian McEwan
老麦后期的作品,每部都让人有惊喜,间谍、法官、胎儿视角、蟑螂首相、全球变暖、学术造假。读书过程中总能了解很多东西,比如要读这部书,就要去了解马岛战争和艾伦图灵,也是老麦重点去批判和反思的东西。 刚上市的时候,亚马逊读者对此书评价不高,毕竟一部披着“科幻小说”外衣的作品,在可以有点新花样的基础上,还是赤裸裸地走了老麦的老套路。 在我看来,反而更容易接受老麦的这种套路。毕竟抛开对于战争和时政的批判,只关注AI带来的反思的话,以老麦的水准,一部中篇就够了。
The Cockroach, Ian McEwan
如果上一本理解为老麦致敬“弗兰肯斯坦”,那这本无疑是致敬卡夫卡了。
文字不简单,不是很好懂。
Educated, Tara Westover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很符合主题和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译名来源于圣经 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可以理解为“自由”和“新的信仰”,对于Tara而言,宗教信仰是不会抛弃了,这里新的信仰,正如书最后一句说的,正是 “educated”. 一方面在感慨Tara长大太不容易了,一方面又在想:这一家子真是被没受过教育耽误了啊,个个都是奇才!老爸被重度烧伤起死回生,以此为契机做生意;老妈在熟悉了接生工作后,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Tyler自学成才;Richard在受教育方面有点“跑偏”;Shawn虽然两极,要是受到好的教育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 Tara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整个成长环境的描写、心智的变化很抓人心。描述剑桥哈佛的部分,又把自己带回了当年访学的情景。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 Jeanette Winterson
好多年前看过温特森的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然后看了BBC拍的短剧,不是很喜欢里面的宗教意味。这本书和Oranges有一定互文性。温特森也提到了Oranges是semi-autobiographical, 解释了为什么很难区分书中的现实和虚构。和Educated类似,主人公都是在特别虔诚的宗教家庭。后者比前者可读性差,一如既往的非线性叙述。作为小说家,温特森的作品对于critics的吸引力可能更大一些,所以这本书要看的话中英文均可。
Pachinko, Min Jin Lee
第一次读韩裔作家,一开始在纠结是Pachinko还是获过布克奖的The Vegetarian, 后来还是选择了用英语写作的李敏金。作品主题和手法在族裔作家里面很常见,这本估计也会被冠以“历史小说”之名。时间跨度太大,有些情节难免过于突然; 前两部主角们经历描述的很丰满,第三部中future generations形象太单薄,着墨不均, 有些地方显得太敷衍。读书的一个好处就是会倒逼自己去了解broader context. 之前在读Machines Like Me的时候,就要去了解马岛战争和艾伦图灵。Pachinko也不例外,毕竟也有critic说,适合“对韩朝的了解只有现代、三星和泡菜的”.
Born a Crime, Trevor Noah
之前在油管上看过一些小崔的视频,这本书很多章节也像他的talk show一样,特别hilarious: 像扔垃圾一样被扔出公交车,一个community的人烧了一坨粑粑认为这来自demon,傻不拉几date一个语言不通的女生,像狮子王里面森巴一样吃虫子...但更主要的是比talk show更容易引人思考。特别喜欢小崔妈妈,跟前几部书的女主妈妈一样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不同之处是教育孩子的智慧很让人佩服!
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Katherine Boo
好几年前就知道这本书,借着最近的劲头看完了。象征国力的机场和酒店旁边是破败的贫民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牵扯进了无法控制和理解的腐败、基层管理、谋杀、判刑,酒店的标语beautiful forever显得无比讽刺。当然,孟买的这个贫民窟,也只是一个缩影罢了。在极大的贫富差距中寻求机会未果,这些孩子最终会变成他们儿时不能理解的麻木的人。
豆瓣上给这本书标签为non-fictional narrative. 毕竟以“转述”的形式达到“论述”的目的,没法单单从体裁上去评价。作者自己也意识到这其中的shortage. 作者的语言比较晦涩,一开始很难读进去,坚持第二个part就好了。
Permanent Record, Edward Snowden
前二章后半部分开始会更精彩,主要是我们了解斯诺登,就是从whistleblow开始。虽然他在前言中提到,尽量减少专业术语,但他讨论问题的视角对于学信息技术的tech-savvy来讲会更容易读懂。
读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担忧了一把“云端”会泄漏的信息:随手在印象笔记记录时看到“正在同步”时、扫码登录网站时,会在想:我去!我的隐私要暴露了!
Anyway, 斯诺登的确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丝滑地展示了他对于网络的认识、对于“铁饭碗”工作的认知的转变,最终如何一步步让他发现并揭露mass surveillance. 读的期间本想看看关于斯诺登的纪录片《第四公民》,坚持了20分钟弃了,有点无聊。
读的时候就知道他在Twitter中提到的哪些肯定要被删,豆瓣上中文版直接下架,建议看原版 (阅读体验可能不是特别好)。他在书中提到过儿时最喜欢的漫画之一是EVA,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他非得在tweet里面用张明日香的表情包了。
There, There, Tommy Orange
好久没读Native Americans的书了。Tommy Orange是新一代作家,这是他的首部作品。新一代作家着重去写保留地和部落之外的故事,写在大城市生活的原住民。十多个人物命运交织,原住民storytelling的传统让大多数书的一些部分读起来比较零散,让人摸不着头脑,看到最后一部分枪战那里感觉还是蛮惊心动魄的。不管怎么说,作者想表达的主题都是一成不变的,Prologue和Interlude两部分就是赤裸裸的“鸣不平”。个人感觉,在写作模式、表达主题、迎合市场方面,还是Louise Erdrich略胜一筹 (比如她的正义三部曲),浑然天成。
The Sympathizer, Viet Thanh Nguyen
上半年耗时最久的一本。第一次读越南裔作家的作品。主人公在美国的经历,比如难民营、文化融入和身份认知,和Pachinko中的情节有类似的部分,不同之处是主人公换成了一个间谍。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喜欢族裔作家作品的原因:在复杂的情感中看到太多人类底层价值观的共通性。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语言,精彩!有的极具讽刺意味 (比如描述长得难看的父母,孩子也好看不到哪儿去),有的让人很心酸 (比如回忆自己母亲病逝、挚友的妻子孩子的葬礼),有的逻辑清晰大快人心好比在看奇葩说 (比如怒怼导演为什么电影中没有一句越南人的台词),有的很恶心 (比如描述儿时和一只鱿鱼sex然后这只鱿鱼还被做成菜给自己吃下去,虽然这一段表达了自己的道德观和政治倾向;再比如描述河里肥硕的鲶鱼争夺人的粪便的场景然后还说这些鲶鱼是市场上的“宠儿”,呕~,虽然这一段作者表达的是在异国他乡待久了回到故土的alienation;还有那个在隔离监狱里被“腌制”的连体婴). 看到最后审讯那里,真的是有种不忍卒读的感觉。
这本书绝对不是很快能读完的,作者的用词不简单,很多大词和法语词汇,而且全都是长段落,基本上一个段落就是Kindle的一页甚至还要多。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当代族裔作家所融合的好几代人的经历,让我们在读这些作品的时候,难以立刻产生共鸣。必须要反复读几遍,认真思考,查阅资料,才能真正明白这种况味。
Little Fires Everywhere, Celeste Ng
拖了好久才读伍绮诗的第二本书,主要是在亚马逊上,国外读者对Little Fires Everywhere的评价远远低于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读Everything会让自己会时不时“窒息”,尤其是看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前阵子正好在Twitter上看到Little拍剧了,等了几周开始书和剧并进。
两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很多相似性:母女关系、精英家庭、青少年心理、融入社区、“做自己”。这些在华裔作品中挺常见,但并没有老一辈作家那么直白的cliché (跨过山和大海,来到异国他乡,饱受culture shock, 思乡、歧视和代沟),而是很巧妙地把这些元素融入到主线和支线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伍绮诗作为新一代作家摆脱“族裔”标签的努力:两本书的开头、情节、讲述的方式都是图书市场喜欢的畅销书套路,比如一上来就说“谁谁谁死了”,一上来就说“谁家被烧了肯定是谁干的”,家庭、爱情、社会话题中夹杂着悬疑,在最后真相大白。不得不说,前面感觉很好,后面越来越狗血。对于作者而言,要么足够吸引读者眼球,要么足够具有文学性,在如今已不是谭恩美早期的年代,只有选择前者了。
汉译本叫《小小小小的火》,这个名字明显比美剧的译名《星星之火》要更容易吸引眼球。美剧添加了很多东西:对于女性身体的认知、学校里的“天花板”、性取向,把Mia演绎得更加tough, 对母女冲突表现得更有张力,也有很多美剧的经典桥段。特别喜欢美剧里的Pearl!
The Bell Jar, Sylvia Plath
看完算是能体会作者的那句诗:
“Dying
Is an art, like everything else.
I do it exceptionally well.”
From “Lady Lazarus”
Factfulness, Hans Rosling
里面的道理都比较容易理解,站在很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用了很多数据和故事,关于global pandemic这一点简直一语成谶。搜集了一些ideas计划用在GRE关于认知的话题里面。
The Elements of Style, William Strunk & E.B.White
很值得借鉴,很多地方是之前都没有想到或是意识到的,学术写作必看。
但说实在的,可能实际操作起来,除了学术写作之外,会很难完全应用。
《被解释的美——英语的方法与趣味》,金雯
最开始在复旦外语的公众号上看到过金雯教授的文章,然后关注了公众号,特别喜欢教授分享的很多学习英语的资源。 这本书内容虽然称不上全面,但会给学英语很多启发,包括日常的写作阅读乃至学术研究。 尤其是如何写议论文以及写文学类学术论文这里,感同身受。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伊恩·麦克尤恩
老麦的生日礼物。 所谓大师,就是在一个短篇中,融合了这么多长篇所想表达的东西:时代的变迁、学术界的尴尬境地、文学圈的起起伏伏,还有在《阿姆斯特丹》中浮现的老友情。 Cheers, for your future work!
《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断断续续看完了小说,1994和2019版电影,以及2017年的剧。
小说处在那个年代,说教意味不可避免,但Marmee人格魅力太大,说教也不那么讨厌,没有去关注对于小说的各种批评,还是单纯留在表面的美好上吧!
1994版电影选角还是很成功的,Amy的年龄段很合适,弱化了一些自私任性的元素,更让人喜欢了!Jo的性格也最符合原著。但可能因为是那个年代拍摄的关系,故事情节衔接得不是很好。
2017年的剧,集数比较充足,所以情节很完整,对于Beth的刻画也是最多的,展示了一马奇家中可能最不起眼的小天使,也是几个版本中她的离世让我最难过的一个片段。
2019年的电影,整个叙述是非线性的,选角色也很讲究,西尔莎·罗南太适合Jo了。从一开始赎罪中的布奥里尼,到可爱的骨头和宿主,从布达佩斯大饭店到布鲁克林和伯德小姐,自始至终罗南塑造的都是那种很有个性很独立的女性。但也正因为这样,有点难以体现出Jo从“疯癫”到成熟的微妙转变。
最后关于Teddy, 受主观因素影响,还是最喜欢甜茶的版本,克里斯蒂安贝尔,诶,真是有点喜欢不起来啊!
《人生海海》,麦家
写爷爷的部分总让我回想起自己和爷爷相处的时光。看到第二章最后的部分,我流泪了,真的是想到了自己的爷爷。看到豆瓣上很多评论都非常深刻,而对于这本书,我只想感受上校的人生,何须评论过多?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兰道尔·门罗
利用碎片化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读完我也在反思:我们的日常,到底应该思索什么?更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从日常的零散思考中,梳理出不同方面各自成体系的答案。
读这本书对我一个理科白痴而言,还是很吃力的。说实话,很多段落根本没读明白,那些数理化知识杀我!也不想去查这些概念啥的,全当是知道了一些奇葩问题的答案了[捂脸] 读的最明白的应该就是那些跟星球有关系的了,因为托福和GRE里面有。
《无聊的魅力》,阿兰·德波顿
一本因为GRE看的书,很短上一本是去年只看了1/4的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实在不喜欢里面的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就没再难为自己了。
阿兰·德波顿对于画作的赏析还是很给人启发的,联想起去年在哈佛visible thinking这堂课上学到的,感觉一幅画能盯上好几个小时。
《故事力》,高琳
第一次知道高琳老师是2016年西安头马峰会上的分享,那年第一次接触头马,刚刚步入职场,读了她的书《职得》,很多观点和操作让自己在工作中以及当时在头马做mentor的时候很有启发。
之前看过安妮特·西蒙斯的关于讲故事的书,很多理论,主要侧重于团队沟通。可能因为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点绕口。《故事力》里面的case是一些学员案例,作者的真实经历,工作生活啥的都包括,正如高琳老师书中说的讲故事的技巧—同理心,这些case和方法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就自己工作而言,其中讲故事的方法,还真是可以完全平移到课堂里。最后,告诉所有的test-takers,讲好一个故事比什么技巧都要强!
《小话西游》,刘勃
很喜欢这种历史 / 名著新说系列,很推荐这一本,毕竟大家对于原作都很熟悉了。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唐全腾
“睡眠效果”这一章,深有体会,因为经历过,并且正在经历着。
《鼠疫》,加缪
真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让疫情奇迹般的自己消失,不管现实里面这是不是被归为“荒谬”。
《使馆楼》,扎迪·史密斯
同老麦一样,真正的大师,就是可以在极短的篇幅里面展示如此多长篇想要展示的内容。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聂鲁达
偶尔,矫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