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说史》第一版序言部分
萨拜因在序言开篇即言,他所著的《政治学说史》奠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有关政治的理论本身也是政治的一个部分。他进一步解释道,各种政治理论所关涉的问题并不会超越于其所处的历史情境,并且这些政治理论本身也是从这种历史情境中产生的。
历史中的思想家所思考和反思的问题有:政治行动的目的、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对政治情势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分析、特定情况下人的义务。因此,思想家们的思考本身就是政治过程的一个内在要素。并且,这些思考随着各种制度、政府机构、及其相关的政治上的道德和物理的压力的演进而演进。
政治理论的上述特性决定了政治理论和现实政治一样,没有尽头,也不会终结。
在说完了政治学理论分析的一般原则之后,萨拜因论述了对政治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一般方法。首先,政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与政治学理论本身的特性相关的,这些特性包括:
1. 尽管很多理论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是客观真实的,但对其进行验证则很难。在其自认为的客观性之下还有思想家对事实的判断,和对可能性的估计。这方面的验证,萨拜因认为只有时间才能够做到。
2. 政治理论还涉及它试图综合的各种要素之间所存在的某些逻辑自洽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前后更一致,某些思想家可能会牺牲客观性。
3. 政治理论会含有思想家个人的价值判断或集体的价值判断和偏好。这些价值判断同时会影响上面两点,具体说,分别是对事实的理解和可能性的估计、逻辑自洽性的权衡。
基于政治理论的上述特性,故研究政治理论就需要尽可能地辨析出上述三种因素,从中剥离出事实的真实性和思想家的个人偏好。
此外,作为研究者个人,在研究历史上的政治理论时,也常常会受其所在时代和集体环境的影响。萨拜因说道:
任何当下的政治哲学都不可能比过去的那些政治哲学更超然于它与各种问题、各种价值判断、各种习惯甚或与各自时代之偏见的种种关系之外。
故研究者需要力图克服这种egoism 的倾向,防止将自己当成一切时代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需要忠实史料,另一方面他需要承认自己不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
萨拜因在序言剩下的部分,按照上面提出的要求,说明了自己的哲学倾向。
萨拜因首先表明他是基本赞同休谟的各项基本结论的。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故萨拜因认为,不论是逻辑还是事实,都是不含有价值的,无论是在黑格尔的idealism之中,还是在Marx对它的修正观点之中,都只会使自然法体系中固有的思想混乱现象长期延续下去。
萨拜因说道:
以某种认为存在着一种确定的演进秩序或历史进步秩序的信念去取代那种有关理性不证自明(rational self-evidence)的信念,其实是在用一种更无从证实的理念去替换另一种无从证实的理念。
此外,萨拜因还认为那种所谓的historical necessity,实际上只能属于对或然性估计的范畴,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这种估计常常还是不可能的。
第三,萨拜因认为“价值”始终是人们的种种偏好对某种社会事实的状态和自然事实的状态作出的反应。
萨拜因将自己的研究工作称之为social relativism。在文末,萨拜因再次提及政治理论的一般特性,并进一步认为政治理论研究之所以困难,除了上面提及的要素外,还有政治理论本身的双重特性。政治理论一方面是科学或哲学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思想家形成政治理论的过程,是将当时可获得的相关思想文献和批判性文献应用于对政治的认识的过程;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又是对道德、经济、政治、宗教和法律问题的探究,这意味着当时产生这些或影响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因素同样重要。
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思想家的文献资料是重要的,历史的制度和情景也是重要的,历史的制度和情景所直接触发的是行动中的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 in action),political theory in action和political theory in books则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