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两件小事,从郁闷到释然,是我在慢慢与自己和解。
前段时间在网上买了一条牛仔裤,版型看上去还不错,可没想到褪色特别厉害。于是我联系了店铺的客服,问:你们的裤子怎么褪色啊,我的两件白上衣都给染成蓝色的了。客服回复的很快,他说:亲亲,牛仔服饰不能跟白色一起洗的。
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毕竟店铺下面清一色的好评,并没有提到有褪色这回事,我反问道:关注点应该是褪色,不是吗。客服又不痛不痒的回了一句:亲亲,牛仔服饰不能和雪纺料子比较吧。
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衣服已经洗过了,又不能退货。老实说看到客服回的消息,我几乎要炸毛了,恨不得立马发一通消息指责他们店铺的衣服质量有问题,又或者是在评论区晒出衣服褪色的照片,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然而我并没有这么做,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发火之前会在心里设置一个简短的冷静期。如果我按照上面想的泄愤方法,商家会弥补我的损失吗?显然是不会的,即便给差评会迫使商家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你损失的除了一部分金钱,还有协调的时间以及情绪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很多时候,由于立场不同,你可能永远无法心平气和的跟一些人讲道理,所以不争也是一种避免浪费时间的好办法。
于是,我删除了打算回怼的话,改成了:算了。也给这件不愉快的小事划上了句号,事实证明,没有负面情绪的影响,我很快就可以投入到其它更有意义的事。
最近在工作上碰到了让我有点郁闷的一件事。由于毕业了要找工作,我虽然在实习了,但是还没有和公司签三方协议,学校也一直在催我,问我为什么还不找公司签三方。
一方面是学校催着交三方,一方面是公司的流程问题,我夹在中间,就跟风箱里的老鼠差不多。午休的时候,我打了电话给学校,在我解释了一通之后,还是被断章取义了,于是我只好顺着学校以为的理由接下去。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即使大家交流的语言都是中文,不同职业间的沟通也是有障碍的。
其实这个时候的我,对签不签三方协议并不是很关心,我更关心的是劳动合同,也在网上查了三方协议的相关问题,知道三方协议并不是毕业的必要条件。
当我不愿意做一件事的时候,别人越是步步紧逼,我就越反感。说实话,那天我满脑子的负面情绪:比如一个在象牙塔没有出去过的人,却凭着道听途说的经验教你如何找工作;再比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却希望学生能够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样的负面情绪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明明不大的工作量却让我产生劳累感,效率也不如以前了。下班的路上,我仔细反思了自己的想法,对的或者是不对的。
后来想想,有些事情和规则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大家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抱怨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抱怨了,你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逃避问题的情绪。
卡耐基在《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中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心的产物,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能量,想要进步,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必须要让心中的想法有所提高。
我是叫人高兴,我在努力积攒自己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