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而更重要的是渗透到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在许多学者看来,批判性思维教育是一项“学逻辑、用逻辑”的事业。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有逻辑方法的教学,是教学的坦途,是教学的康庄大道。
吴格明 江南大学教授、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化概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是和谐社会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批判性思维的价值日益彰显。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说:“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邀请全球500多位教育家列出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在他们列出的16项教育目标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居第二位。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批判性思维正在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究竟何在?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开学典礼上致辞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学生能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批判性思维的特质是反思和质疑
批判性思维的特质在于反思和质疑。反思,就是将思维作为思维的对象。“鲸鱼是鱼”,不是反思;“鲸鱼不是鱼”,不是反思;“鱼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是用鳃呼吸的,所以鲸鱼不是鱼”,也不是反思;“鱼是用鳃呼吸的,鲸鱼不是用鳃呼吸的,所以‘鲸鱼是鱼’不对”,这才是反思。这里的思维对象是“鲸鱼是鱼”这一判断。“‘鲸鱼是鱼,因为它的名字里含有鱼字’这一论证不能成立,因为事物的名称未必反映事物的特质”,这更是典型的反思,这里的思维对象是“鲸鱼是鱼,因为它的名字里含有鱼字”这一论证。
反思的起点是质疑。要反思,就必须质疑:论题或结论成立吗?有理由吗?理由成立吗?理由能支持结论吗?有隐含前提吗?隐含前提成立吗?也就是说,要首先悬置判断。英国作家、逻辑学家罗素看到英国课本说打败拿破仑是英国人的功劳,而德国课本说打败拿破仑是德国人的功劳,就主张让学生对照看这两种课本。有人担心这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罗素说:“能够使学生不盲信,教育就成功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谈到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术论文时说,“你提出一个观点,有一个漏洞,他马上问:‘为什么’?10分钟后,你只能作出回答或者回去修改。”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求真择优,求真更有本质的意义。批判性思维的根本价值在于知识信念、在于认知。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智商,使人更加聪明。有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的人倾向于精神独立,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更不会容忍指鹿为马。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情商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是论证的评估和论证的建构。论证是逻辑推理的应用,批判性思维属于逻辑应用的范畴。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批判性思维不仅是逻辑,它比逻辑更丰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逻辑的根本在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有效性,一般不管前提或结论的真假。批判性思维不仅要关注推理是否有效,也要关注结论的真假或前提的真假,甚至是隐含前提的真假。
批判性思维的灵魂是人类理性。只有人类才能反思,才能将思维本身作为思维的对象。批判性思维的要义在于,任何思想都没有受到质疑的豁免权,同时任何思想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逻辑本身就是人类理性的深刻体现,它既有工具理性,更有价值理性。
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越来越“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为了批判性思维的准确把握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健康发展,澄清这些误区非常有必要。
批判性思维的名称或Critical Thinking的译名一直以来让许多人困扰。有人将Critical Thinking译作“评判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事实上,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向否定,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质疑,不轻信不盲从,但同时批判性思维并非没有任何否定的意味。质疑,其实是带有某种否定倾向的检验,或者说要进行否定性尝试。尝试一下反思的对象能不能被推翻,实在不能被推翻才能相信,这就叫作合理怀疑,合理置信。英国思维教育家德波诺指出:将Critical只作为评判或评价,事实上弱化了Critical Thinking的主要价值——通过攻击和消除一切伪装来彰显事实与真。所以,“批判性思维”可能是最好的翻译。
批判性思维与情商究竟有没有关系?由于批判性思维的积极影响,有人喜欢将积极的情感因素放进批判性思维,比如有人将“力行担责”作为批判性思维的特质。其结果是盲目扩张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甚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须知,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思维,是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思维品质。而“力行担责”是情感因素,不是批判性思维必要的内涵。有人会问:难道批判性思维与情商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批判性思维能够提高情商。质疑和反思有助于人的精神独立,高情商也能促进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教育防止淡化逻辑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异常紧密。我国的某些批判性思维研究和批判性思维教育有淡化逻辑的倾向。这既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培植理性精神的文化诉求背道而驰,也有违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规律。逻辑从前提到结论的“保真性”,与同时所具有的从结论到前提的“保假性”,都是质疑和评估论证的必要条件。批判性思维需要弹性,更需要刚性。失去了刚性,弹性会变成随意性。从根本上说,批判性思维所追求的知识信念和所彰显的人类理性正来自于逻辑。
所以,批判性思维的理论阐释应当凸显逻辑的核心地位与核心价值。批判性思维的培训,应当强化逻辑的必要知识和能力。学习批判性思维的教师,如果没有逻辑基础,就应当补逻辑的课程,这样才能事半而功倍。高校的课程设置,在逻辑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这是积极的进取;而以批判性思维课程取代逻辑课程,则是倒退。如果逻辑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硬要取其一,那么我们宁要逻辑而不要批判性思维。有逻辑素养的人,可以在思维实践中逐渐发展批判性思维;而没有逻辑素养的人,永远不可能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学科教学渗透更具难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尊重事实和证据”“逻辑清晰”等列入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发展逻辑思维”的条目下,有“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断语言”的表述。这是顺应世界文化潮流的积极表现,也有现实的鲜明针对性。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潘涌的《“创造性文化基因”的缺失与培育》一文,对美国大学在华招生考试的情况作了深度透视。他指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陷是在‘比较和评价论点’题型中,正确率仅为23.30%。”他又说:“以独立评论为核心的‘批判性阅读’显然成了中国学生的‘阅读瓶颈’。”
中小学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可以开设简单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但更重要的是渗透到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其实,学科教学的渗透,比直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更有难度。
就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我谈到,“要让老师们认识到,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不是教学的负担,而是教学的宝刀,教学的佳酿。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有逻辑方法的教学,是教学的坦途,是教学的康庄大道。逻辑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逻辑的因素、批判性思维的因素与具体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得自然和谐,丝丝入扣,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