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去世了,原本我印象️中感觉他永远不会死。小时候我们还玩过一个游戏,就是模仿霍金样子,现在如果严肃想来,还是觉得很惭愧,但我听说霍金是一位幽默的人,那看来他也不会责怪我们这些普通人有时候犯傻的行为。
各种纪念在朋友圈和各大网站app刷了一遍。其实也没什么可以多说了。我就谈谈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感受吧。
我们普通人最好纪念霍金的方式当然是去了解他。通过了解,也解答了一些我以前的疑惑,虽然真相是,他并不是如爱因斯坦这样划时代的科学家,但是他的贡献也是很大的。这种贡献主要在两块,一块是对大爆炸和黑洞方面理论的贡献,另一块就是科普的贡献,尤以后者也许更重要一些,因为加上他这么特殊的健康状况,更增加了他的戏剧性。也更激励着很多人在现在以及未来投身到科学事业中。
除了让一些人投身到科学之外,我觉得科普的工作更能使一个人、一个民族胸怀更大。
相比一些学科,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始终再说我们这个民族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其实就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胸怀。
我相信这胸怀并不会计较地球村里面一池一地争夺。
其实这个世界总是会充满着争端,小到人与人,公司与公司,大到某个国家与某个国家。而解决争端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自己亲测过,永远是上升高度。一旦一个问题上升了高度,那么你就会发现事情都不是事情了。
而科学就是一个让我们上升高度的做法。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到脑袋上的星空时,当你把思考转移到离开地球的宇宙深处,当你把对时间的感知拉长到亿级这个尺度。你会发现你看问题的胸怀和角度都不同了。
而要能有这种思考,主要借助两项,一项是宗教,可惜宗教往往也会让人走向极端。另一项是科学。
所以我说霍金的科普工作除了在一些人的心灵埋下投身科学的种子之外,另一个便是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而回到我们普通人,更深刻的感受是
1 不要浪费光阴。霍金读博士前还是吊儿郎当,但人聪明照样是牛津学霸,确诊得病后反而奋发努力研究,取得了很高成就,包括大爆炸理论、黑洞方面的研究。他倒下后这种状态仍然继续工作到70多岁 。
2,养成科学思维和求真精神,别把民科和神神叨叨东西当科学,霍金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和牛顿、爱因斯坦还是有区别的,甚至要弱于杨振宁。但是他在科普上的贡献很大。我们普通人别一边纪念霍金,一边又扯什么平行宇宙之类神神叨叨东西。
3 、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有意义的事情。在看纪录片是我也注意到美国硅谷工程师做的那些东西帮霍金可以传递信息,他们也是幕后技术英雄。如果这项工作可以突破,更快的民用化、也许很多患了同样疾病的人也能如霍金一般表达,延长自己的生命,提高自己对生命质量。而有的人可能做些别的小工作比如霍金身边照顾他的女的,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我想,他们做的,包括霍金,都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