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十八画生
打分:主观分2.5+客观分5=7.5分
说到南明的研究,自然首推顾诚先生的《南明史》,那是南明史领域中走得最远的一部专著,相传当年此书一出,多少南明研究者放弃这块的研究,但毕竟那只是史论分析而非史事叙述,限于篇幅顾诚先生只能列举出他所认为的对历史进程有所影响的事,由此忽略了很多小细节。
而如果想写一部南明的清明上河图,那么对于那段岁月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应当力图去理解、深入理解其行为与动机,这样才能走出来以俯瞰。这时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这样一部作品——耗时十六年的大作,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门柳》。以雄浑悲凉的时代与众生迥异的个体之间的矛盾立意,勾勒出明末岁月的沧桑。
一、综述《白门柳》
先简要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该书分三部,《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分别叙述了崇祯十五年、崇祯十七年与弘光元年的故事,其中第一部是年轻人的抒情,第二部是壮年人的行动,第三部是老年人的思想。虽然只描写了三年的情状,却将明末士人的情态描绘地鞭辟入里,叙述地点也从院落转变到朝堂、最终到了战场,是非褒贬暗含其中,算得上是“《诗》亡然后《春秋》作”。
《白门柳》的文字有三种呈现方式,一是以白话文为主的旁白和思索,一是用浅显文言来描写的交谈和书信,一是一些地方的方言习惯,这三种方式交杂相济毫不做作,干净、坦荡,端是一绝。
而在阅读过程中,屡屡感受到作者在史料下的功夫之足。比如《园冶》的作者计成,这样一个研究者都不一定能立刻省起来的人物,在《白门柳》中却屡屡出现,而且都是结合了《园治》与现有的材料并进行发挥的。又比如对工科给事中李沾的描写,这个人物在史料中的篇幅笔墨很小,几乎都是寥寥数语,但却几次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这一点我正着手撰文中),而当阅读《白门柳》时,无论是福王登极还是钱谦益复出,都看到作者将李沾写进书中,这种掌控确实让我又心惊又佩服。再说对乡试的刻画、对秦淮歌妓的描写、对徐青君的勾勒、对守陵老人的笔墨,都做到有史可辑,这些无意中发现的小细节,让人觉得该书功夫所下之足,会心处自然一笑。
二、《白门柳》的主线——士子的选择
细节方面的赞叹丢一边,我们来看看《白门柳》的整体把控,这部小说较之于《李自成》更像是一部理解大于批判的历史小说,它从不同的视角入手,以刻画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而深入理解这个人物,从而依托于这些视角,构成一幅近乎完美的画卷。当我们审视一些历史小说时,我们会发现,经常不是写帝王将相就是农民起义,而《白门柳》独辟蹊径,写了一批与大时代相抗的江南士子,写了他们的不同情态、不同遭际、不同选择、不同理想,写了他们在大时代下的坚定与彷徨,写出了中国士人的灵魂,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腐朽,仿佛读着读着就让人回到了那个时代。
而《白门柳》并没有回避那些帝王将相、农民起义,没有回避改朝换代和民族斗争,而是以它们为隐线、为背景,将士人托在它们之上,丰富了社会勾勒,形形色色的古人一一登场,让人目不暇接却又印象深刻,可以说很少有虚笔。除却政治斗争的隐线,还有一条埋得更深的隐线,那就是晚明士子的思想流变,钱谦益、冒襄、陈贞慧、洪承畴、黄宗羲,以这五人为代表,分而述之,写就一副浩浩荡荡的大作。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部小说以士子为中心,从最一开始便勾出不同情态的士子们,并在一步步的描写中给出了他们的不同抉择,一方面可以反射出大时代的动荡,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士子价值观的冲突和重建。有的依附新政,却又不只是一味服从而是安慰自己以保存火种;有的誓死抗争,直到最后一刻;有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在本书中不预设立场、不去试图批判,而是试图理解每一个个体。
一 钱谦益
本书从一开始就描写的人物钱谦益,算是全书着墨最多的人物,诚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钱谦益是一个叛徒,但是在当时人的眼中,他先是文坛泰斗,东林领袖,是一代宗师,再后来是不可饶恕的罪人,却又与抗清势力有所联系,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贯穿全书,生动、形象。
对于钱谦益,初读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他重功名声誉,却又对权势依恋,从第一部的周延儒搭线、第二部的李沾举荐、第三部的清廷投靠,都是他个人的心理和贪恋的权势之间的冲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其中作者对钱谦益的心理点了这样一句话:“啊!我再也不能失去它了!不管怎么说,我决不能再失去它了!”为了保住这来之不易的身份和地位,他千方百计讨好马士英和阮大城,连柳如是都瞧不起他。清军逼近南京时,钱谦益面对三种选择——抗战、投降或逃走,凭着数十年从政的经验,他最终选择了投降。
而在第三部中钱谦益无意中读到了《扬州十日记》的段落,堪称神来之笔,之前读第二部时,始终觉得没有正面描写扬州惨案是个遗憾,没想到到得第三部,竟然以这种方式将扬州十日呈现给了读者,既让钱谦益得到震慑的微妙心理,又让读者感到满足的缓冲思绪,一举两得。
当我们读钱谦益时,我们能感受到钱谦益在“义”和“利”之间的摇摆不定,不是东林君子的“义在利先”,也不是民族败类的“利大于义”,他一味追求那种理想的人格,却又经受不住利益的考验,总想将一切诱惑都抓在手中,结果什么都飞了。蓦然回首已经太迟,于是,他的人生只留下一地的无奈。
二 冒襄
第一部的第二章登场的人物就是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了。冒襄的抉择不在于利,而在于亲情和大义之间的权衡,从第一部中为父亲奔波,再到第二部中的躲避,最后到第三部中的妥协,无不如此。类似于上段中给钱谦益下的引语,这里头冒襄的引语便是“是非自有公论,来日方长,小弟总有机会向世人证明,冒襄绝非欺世盗名、贪生畏死的懦夫”,通过冒襄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善心,但也绝非完全的善良,这里头有图虚名的成分;他好风流,却又对旁人诸多猜忌。但他会是最早看清局势的那一批,因为他没有参与内斗,他属于“独善其身”的代表,一方面没有投降,另一方面也不曾抗争,一直独立于事件之外。
而作者同样通过冒襄点出了他是第一个看出这征兆的人——那梅花,那全死了的梅花——但他能做的,只是在乱世中随波逐流、保全性命,旁观清醒却又随波逐流。不能放手一搏,就只能独善其身了。这样的冒襄,得不到家人的安慰,也得不到社友们的理解,这也是绝大多数文人的选择。
三 陈贞慧
作为士子中最具备政治素养和冷静头脑的复社新一代领袖,陈贞慧给人的印象深刻在于他为了国家大计辛劳,却得不到热衷于内斗的复社士子以及马阮的理解和认同,即使在遭到社友们越来越严重的误解、指责和排斥而孤立的情况下,陈贞慧仍忍住痛苦和委屈,一如既往地关心政局的发展。即使预料到会被捕或牺牲,陈贞慧还是决定留下。他留下的“明室可仗者民心,而痛疾在穴斗;清国可恃者武功,而所难在文治——欲知天下大势,成败兴衰,当各视其兴利除病之效为如何耳”可谓是对时局的最好注解。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陈贞慧,身处于乱世之中,陷身于党派内江之争,仍逃脱不了他在复社领袖地位和政治理想的失败。陈贞慧由踌躇满志地投身政治到心灰意冷地逃避,这一切多少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人的心境,这种心境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反差。
这样的形象,不由得不想到后来的张煌言,后来的堵胤锡,一个个真正的乱世英雄在同伴的不认同之下失意黯然。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最终失败是历史注定了的,当自己的才华和理想不被时局所接受,他们就很快陷入消极、独善其身,有的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有的隐遁深山不见来客,有的甚至以身殉国。
四 洪承畴
说洪承畴之前,可以先提一提第二部出现的史可法,虽然对二者的评价相异,但仔细对比可以发觉,他二人是有着相似的轨迹的,也有着相似的价值标准,只是史可法最终殉国而洪承畴不惜投降,由此走上了两条路。虽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可以说史可法是犯了大错的,但是放到当时的环境下,史可法确实是一个大忠臣,以社稷全局为重、但求问心无愧的立身处世的原则让史可法对内无法强硬起来;由于在朝堂中受到排挤和嫉恨,权力受到牵制,使他对外想强硬时己不可能。
洪承畴选择的道路与史可法的截然不一样。全书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中,洪承畴只在旁人的描述中出现,先是熊明遇谈到洪承畴的将才,再来是黄宗羲对洪承畴的崇拜到鄙夷,最后是痛恨与不齿,直到陈名夏找了他,洪承畴才在第三部迟迟登场。
洪承畴真正展现风采的,恰恰是江阴八十一日中最令人感到悲壮的那一役,我们所了解的阎应元、陈明遇,多从江阴城由内往外进行描写,本书中却独辟蹊径,自外至内,一方面从侧面显示出这场持久战的惨状,另一方面让读者看到洪承畴身为一代统帅的雄才大略、身为上级对下级的领导策略,他降官的耻辱身份以及对这种身份的特殊认同,还有他潜在的“遗民”心态在面对同胞们的血肉之躯时的复杂感情。
书中叙述的降官还有很多,如黄澎、龚鼎孳、陈名夏和许作梅等,他们都曾作为士人的楷模备受敬仰,却最终选择了投降清国,或许是对于生命的留恋和家庭的眷顾,或许是对旧朝廷的彻底失望后希图在新政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或许二者兼有。洪承畴就是这种二者兼有的类型。
五 黄宗羲
本书的灵魂人物,本书的思想主线,本书最深的隐线,这里的黄宗羲不是我们历史书上那个老头,不是顾诚笔下那个执着于党争的顽固分子,而是一个年轻的、有活力的士子,从第二部中他向刘宗周请教心学,并得知刘宗周属于心学的修正派后,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学问道路。
这一切发生于第二部中,黄宗羲被囚禁于牢狱,同处的还有陈贞慧和顾杲,这时的黄宗羲发出了震天响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实际上如果是其他时候、其他场景,黄宗羲喊出这句话,那是断然不能让读者信服的——他对东林诸大臣在马、阮排挤下一个个辞官而去深感愤怒,发出质问,认为君主“只凭马老贼一纸诬告,就滥用君威”,而囚于狱中时又在对朝廷幻想破灭之后思想升腾,发出“君子出仕于朝,是为天下,还是为君主;是为万民,还是为一姓”的质疑,他认为“身为人臣者,其进退出处,当以天下万民之休咎祸福为归依,而不应以君主之亲疏好恶而取舍”,并因此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
本书还以黄宗羲的思绪作为尾声,“黄宗羲咬紧了嘴唇,没有回答,不过,这么强自抑制了片刻之后,他心中终于一酸,涔涔地流下泪来,这当儿,堤岸上那闪烁于篱落之间的灯火,已经依稀可辨了”,没有将这群人的抗争写完,没有将黄宗羲最后的情状写完,或许是为了为尊者讳,或许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奈,全书就此收场。
三、结语
当我读完《白门柳》时,心知自己想要写的那本书的起点得有多高了,本着对南明的悲悯,和心中对写就一部传世之作的渴望,对自己的要求愈发高了,正如书序中说,梅树只为本心,求仁得仁,即便此生再不开放,这开满绿花的梅树也永远自在的存活着——这既是南明文化之火种,亦是华夏希望之发端。书中还有很多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没有叙述,篇幅问题这里不再分析了,但每个人物都惟妙惟肖,值得深思,包括阮大铖和马士英,也并非那么脸谱化。对于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阅读这样一本书,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