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17岁少年跳桥新闻刷爆社交网络。
男孩的母亲说,儿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
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我不知道男孩跳的那一刻有没有后悔,他是不是心里还有一丝侥幸,妈妈会拉住我的手。
可惜生活不是电影,你无法后退,暂停。
这对男孩的母亲来说又是多大的阴影。
和我想象的不同,网友没有过分指责孩子脆弱、不孝顺、不懂事,反而更多的表达理解,”感同身受“。
@躲进黑猫心里的柠檬
看男孩毫不犹豫的一下子翻上栏杆,我眼泪刷刷的流,不知道是在车里和母亲沟通,下车的时候小孩还抹着眼泪。
我何尝不是这样而且才和母亲吵完架,从小到大母亲语气都令我不快,有人说那么多年你还没适应吗?
也许从那一刻起有颗失望的种子就开始在心里默默扎根,直到要爆发的那一天你才知道一直根深蒂固的失望情绪有多可怕。
人前自卑没有安全感也不愿意社交,甚至不想结婚,害怕自己也成为这样的父母。
@Arya14
想起我的某一次经历,如果不是当时差一点点勇气,我应该就不是现在活着的这个我了。
7-10岁我寄养在大伯家,10-11岁我爸把我接过去过了一年,11-12岁我又回到了大伯家。
11岁的这一年我爸过36岁生日,所有的亲戚都来了,包括大伯大伯母。
大伯他们临走时我妈把我叫住,让我跟大伯他们说我想回去,我没吱声。
她又把我推过去,我仍没有吱声。我当时是什么表情我忘了,但应该是特别麻木吧。不哭不闹就任由他们扔抹布一样推来推去。
这是我有一个想法“我不如就去死好了”。
这个想法我就有一瞬间特别强烈,于是我跑到离家不远的一条河,叫“蔡家河”准备跳。
那条河堤上过往行人很少,我没有马上跳下去,而是想着想着就想到我跳河的各种细节上去了。比如我死是呛水而死,呼吸困难有多难受,脸会不会憋红······
越想画面越生动,最后丰富的想象力救了我一命。
@自闭的小辣椒
17岁的时候,大概是我最痛苦的时候。
感觉像是被一种灰色的怪物附身,他总是会无缘无故让你流泪,一遍遍告诉你,你不行,你什么都做不好,you just a loser.
好在我比较胆小,没有真的从桥上跳下来。
今天我看到这个17岁少年的新闻和视频,我的第一想法居然是,这下他总算解脱了。
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娇生惯养,是真的绝望,是对父母的绝望,是喘不过气的压抑。从小到大的打压教育,让我这一代的大多数人骨子里的自卑和消极真的难以消失。
但如果那个孩子能再忍一忍,等到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去接受心理咨询,该多好啊。
······
突如起来的爆发都是压抑已久的委屈。
我不知道这个男孩究竟经历了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支持、引导。
父母有时候就是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世上永远都没有“感同身受”。
类似男孩跳桥的事件还会继续出现,这个社会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只要坠落的人不是你,他们就不会反省,不会知道他们曾把你逼到离悬崖有多近,即使你把血淋淋血糊到他们脸上,他们也只会问一句,'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见过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都是非打即骂。
总觉孩子还小,不懂事,随便哄哄就行了。
有些话说过很多次了,要把孩子当独立个体去尊重,给予温情和支持。
你觉得无所谓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
好好沟通可以解决80%的烦恼。
我回想我青春期,因为性格敏感,在被误解无处表达和沟通时,也有过绝望,“不活了”念头也闪过。
年少的我们要花很长时间去明白眼前的事都是小事。
考试不及格、没考上心仪大学、失恋什么的在你往后的人生里根本不足一提。
我听过最伤人的话就是,“我是刀子嘴豆腐心”。
这是种道德绑架,他可以刀子嘴,却不准你豆腐心。
好好说话,有那么难吗。
我不喜欢家长老师的批评你之后的那句“我是为你好”,我也不喜欢他们”横眉冷对“
你之后自以为是给你的动力。
在中国,有67.1%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羞辱或经常批评孩子是最广泛的表现之一。
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即使全世界都在责怪我,我也希望父母可以抱抱我,听听我的想法,可往往带来的是更多的“心灰意冷”。
“不是你先动手,他怎么会打你?”
“你肯定是没做好,老师才批评你,要不然她怎么不批评别人啊?"
"我批评你,是因为我还管你,对你抱有期望。“
······
语言的暴力,足以让一个人绝望。
我们都在谈平等,可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从来没有平等。
你以为的云淡风轻,背后夹杂的都是波涛汹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