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模式化学习,不要碎片化学习。
什么是碎片化学习呢?我举一个例子,前不久我整理刘澜老师领导力30讲的课程留言,发现很多人这样说:“这个课程我只要听到这一个点就值了。”对,那一个让他们觉得能够赚回学费钱的点,就是他们学到的碎片。
学习碎片到底有没有用呢?虽然老师痛恨碎片化学习,但是其实老师也还是支持碎片化学习的,比如他说,大部分人只要掌握一个方法,一个概念就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了。这一个方法,一个概念,对于老师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碎片。
当然,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这一个方法,一个概念,其实也就是一个模式。比如一把刀拿在手上,我们学会了砍,这是一个碎片,如果我们学会了劈,学会了削,学会了割,那么这就是一个模式了。
但是模式化学习何其难哉,因为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需要我们有模式化学习的意识。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学一点就值了的心态,那么就永远都学不会模式化学习。
今天老师再一次提到了八种让自己的愚蠢的技术,并以此来向大家说明模式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区别。
说实话,八种愚蠢的技术我记不住,记不全,只对模仿印象深刻。因为模仿好用,好学,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都在用。模仿就是那种我们只要熟练掌握和学习好就能够胜任大部分工作的方法。
罗胖挑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来说,自然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因为这个东西,能够让很多人觉得自己“聪明”。
为了不让自己在“聪明”中迷失,所以有必要揭一揭模仿的黑。
大部分人一生都在模仿之中,区别只是模仿的对象不同而已。
当然,模仿也会出问题,就好像长跑比赛中,跑得慢的跟着跑得快的,但是前面的选手跑得太快了,跑得慢的跟丢了,然后就找不到跟随的目标了。
还有可能跟错了对象,跟着别人跑进死胡同去了。
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因为模仿的太好了,超越了模仿的对象,同样也会面临没有模仿目标的问题,这个时候要么自己找到方向,一路领跑,要么就是成为别人的目标,被别人再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