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最为其不平的女子,便是温青青。因为她鲁莽小性,每每坏事;更因为她是天底下最高贵最美丽最温柔的公主的情敌,所以招来了一片骂声。甚至据说金老对世纪新修版中的修改还是不满意的,要在最新的改编中,重写这三个人的感情,让袁承志终究还是对阿九公主钟了情。新书我还没有看过,可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我还是不看也罢。谁说爱情里,规定了人必得爱上那个最完美的人呢?爱情,原本不是可以用常理来推断的。你可以用理智去控制行为,可是爱与不爱,只是由心来决定。如果爱了,恐怕大多数人的理智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所以,金老尽管去剑桥读了博士,我仍是以为他老糊涂了。
青青有着极可怜的身世。她的外公暗算了她的父亲,单纯无依的母亲却又只能带着这个私生女依傍在外公家。而这个家,人人都是奸邪小人,哥哥弟弟都在偷觑青青的美色。所以,青青自小便偏激刻薄、猜疑小性。多么可怜的孩子,想想在那样的环境里,要练成一身能保护自己的武功,要磨就一副能对付小人的心窍,青青的心里,想必是极苦的。
青青又是极美的。袁承志虽然自小跟着师父在华山绝岭长大,但你老兄把他看作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和尚,下山见了女子便惊为天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金老的小说里,说他是品行端方的君子,恐怕是不为过的。唯有至朴,才能归真。所以我相信,初下山的他,基本已达到可视女子于无物的境界。所以,他对于男装青青的第一眼印象 “世上竟有如此美貌少年?”,应该是非常客观的评价。其实,青青如若是不美,浪荡公子怎么会一眼便垂涎于“他”的颜色,阅人无数的何铁手又何至于对“他”一见倾心呢?所以,尽管故事里后来出现了绝色的阿九公主,谁也不能否认青青的美丽。
青青尽管有着种种的缺点,可是她的慧眼独炬,却是他人所不能及。她初识小袁时,小袁其实只是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平凡少年,可青青一眼便认定了这是个终身可依的良人。这份眼光,叫人不佩服也难。阿九识得袁承志时,他的武功已威震群雄,更兼袁帅遗子的身份,深宫少女一片春心寄于英雄身上,也不足为奇了。
青青在承志心中的地位,更是其他女子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初见,他便不禁为她的美貌一呆,狠辣的她便对他另眼相待,谁说这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呢?至于后来,溶溶月夜下的玫瑰园里,青青几曲箫声,或婉转,或柔媚,或凄苦,让承志分不清人间天上;大雨滂沱的道上,两人初露情意时的局促、温柔与甜蜜;还有秦淮河上的旖旎缠绵、心神荡漾……有哪个女子,再能带给承志这许多震撼别样的感觉?
“我对你的心,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我以后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你放心好啦!”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自这个端方纯朴的少年口中说出来,就已是一生一世天崩地裂的承诺。也许阿九的执着、悲绝的命运让他的心起过怜惜、惆怅,但这份怜惜惆怅又怎么可能与他对青青的一片心意相比?除了青青,谁能让一向恭谨的他对自己的二师兄动杀意?除了青青,谁又能让一向沉稳的他哭得连师侄师孙也瞧不起?阿九公主,纵然姿容绝世,纵然尊贵无比,纵然痴心可动日月,终也只是枉然!纵然在新修版里,阿九变身豪放女不惜色诱终于获得了袁承志的一句永远也不忘了你,可惜阿九也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不过以她新修版中的德行而言,被抛弃实在是活该。
就算金庸想再来一次修改,可是整体小说中袁承志的端方、淳朴、仁厚的特点已经立体,他的为人特点和品质不是作者自己想通过修改几个情节就可以改变的。小说中的人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就算是金庸也无法改变啊。
末了,不再为青青不平。即使众人皆对她指责谩骂,她终究得到了爱人的心,与他同在海外仙岛上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做他护翼之下的小女人。人生若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