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阳明先生殷切嘱咐自己学生的文章,即便是担忧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让人听了,一方面觉得先生很看好自己,另一方面也会反省自身是否辜负先生的赏识。向阳明先生学习!
文章开篇就讲了“志不可不远且大,但志大心劳,心小任重,恐终败事。”可以说立圣贤之志是目标,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
但绝不是说到此就万事大吉了。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志向远大,就到处夸耀吹嘘,而忘了踏踏实实做好当下,才能使志向实现!
放下对结果的执着。因上努力,果上必达。
懂得如何在当下的一刻体察事物,并不追逐过去,也不迷失于未来,因为过去的已不可再,而未来的也真的未到来。
太执着过去的人,总被贪嗔痴爱恨疑缠附,痛苦就此产生。
就如有个亦师亦友的伙伴,曾经多次未经同意将我名下学员转回直系亲属名下,这让我感到不被尊重。我感到她希望大家对她所作所为的钦佩,但不经商量自行做主令人感到界限被侵犯,忘了、没考虑太多都可能,我相信她也一定不是故意这么做,但不在意的样子实难消受。一件件,原本小事,没有一个正式的道歉,话里话外还有种我太斤斤计较,不够格局的意味,心气不服~
但情绪不是“”我”,”我”不是情绪,不让情绪缠附上”我”,是每个人修习的要诀。
除了执着过去,还有很多人执着自己的信奉,非黑即白。
其实圣人通常虚怀若谷,不会有非此即彼的想法,容易接纳建议和意见。“凡攻我之失者皆吾师矣”,执着于自己的论点,反而容易陷入狭隘。
“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却不得以此稍动其心,便将流于心劳日拙而不自知矣。”
因此而起的闲言碎语、蜚短流长,心中不平,种种负面情绪袭上心头,更添忧虑愧悔。
事实上,即便佛陀也一样会失落、挫败,遭人构陷、被人误解。这才是人生常态。毕竟,没人能完全理解别人,也没任何人不被误解。
但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不受外界的是非纷扰、评判诋毁。
放下对别人评判的在意,当然也包括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指责、抱怨。提醒自己从每一件发生的事情中去吸收经验,而不是掉在事件当中,掉进情绪当中。
因此反省,是否下意识夸大自己的行为,或是贪慕虚名做了一些事,却还给自己找了一些借口?借此攀附别人?
就像不想做一些事时,有人依然说服我、帮我,我相信私心里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到别人,顺便说句你人真好,但还是有些急切,从这里我也学到,在精神层面,别人没有伸手的时候不要着急救人。但是不能因为我如今想明白,反过来责怪你当初想要帮我,这就像是犯罪分子,怪受害人人傻钱多一样,所以我要从这些事情吸收经验,并且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善后。
放大心量,所有事情发生都不去评判,去看到闪光点以及能为自己所用的部分。
毕竟任何事情都是中立的,如果太执着于自己的一套理论,就没办法包容别人,因为我们的心并未中立。
我们怎样看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待我们。
《佛陀传》说中包容、慈悲、爱,都基于了解。没有了解便不可能有爱。爱就是了解。不了解便不能去爱。
如果我们想要使什么人快乐,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了解就可以帮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
如果只要他们跟随我们的意愿而忽略了他们的需要,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一切良性的关系,都基于了解!
常听说要学会接纳,何其容易?但了解对方的苦恼和期望,可以帮我们从心底接纳。当然,我们可以接纳这个人,但不认同其做法。
其实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时而浮起的傲慢心,即便日日提醒,还是不能断绝。只期踏实践行,勤拂良知,让做到成为事实,功夫日久渐深。
最后:
一个专注生活在当下的人,能察觉到每一刻在发生的一切,无论在身体上、感受上、心上和心物上。因为生命只存在于当下的一刻。我们失去此刻,就是失去了生命。生活于当下的一刻,才是有意义的。
博仁老师说:当我们做什么时候才是什么,给什么的时候才有什么。反思自己最近给予的还是不够,赠予的行为倒是时常发生,但主动担当却少了很多。我告诉自己是因为想放下证明,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可不可以,当然可以。那你内疚什么呢?似乎别人都做,我不做就亏欠了什么,其实我还是下意识地担心别人对我的评判。
阳明先生在文中末尾也会说,自己可能有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唠唠叨叨的情况,我相信他也考虑到内重对自己的评判,但还是希望为他好的心,内重能够知道。发心很重要。
提醒自己:只讲道理,别人无法接受,因此紧闭心门~不同人需要不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