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02.
这个故事是有些支离破碎的,第一次看,完全被交叉的时间线所混乱,理不清人物间关系,分不明影片的情节联系。第二遍看,明朗了许多。
2012年,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求生,他渴望赢,但又心存犹豫,在被上司当垫背后,成为领导者争权的牺牲品,被迫离职,想报复前上司又害怕再次引火上身。当初只是为了一个提案,想用救助穷困的四胞胎家庭作为广告宣传,然而提案失败,他只好自己一边尽己所能的提供帮助,一边担心被这个家庭赖上而拒绝见面。
1962年,王敏佳,陈鹏,李想,堪称清华的优秀学生代表。因不满中学恩师被师母整天辱骂欺压,敏佳和李想瞒着陈鹏就写了一封匿名信给师母,谴责她的不对,后被发现,师母造谣说敏佳勾引老师,被组织关押,又因小时候为虚荣撒的一个小谎曝光,被扣上特务奸细的帽子。在批判会上,群众的叫骂声让她委屈,而那个为了支边荣誉不肯站出来作证的李想一句与反对分子划清界限让她彻底心寒。她几乎被人活活打死!得到消息的陈鹏,从千里之外赶回,带走自己所爱的人,尽管她已毁容,他还是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她托底,让她有机会重生。
1938年,战争遍野,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在听不见教师说话的课堂上静坐听雨,在敌机轰炸时躲在山坳间继续听老师讲课,沈光耀在孝道与从军报国之间徘徊,当看到尸横遍野血流满地的场景,他毅然决然瞒着家里去当了飞行员,练习之余会带着自己的食物投放到一群孤儿生活的地方,让他们勉强度日。后来,上了战场,因设备不敌对方,他为了保护战友,以机身撞向对方船舰,机毁人亡。
1923年,文科学霸吴岭澜因觉得理科才是学霸应该学习的,纵然他物理不及格,也不放弃学理,但对于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又满心不悦。后来在清华教务主任梅贻琦的开导下,在泰戈尔访问清华的见面会上,豁然开朗,转而开始在文学的世界里努力,终成一代名儒,留任清华,教导更多学子。
03.
这四个时空,彼此相连又彼此交叉。吴岭澜是沈光耀的老师,沈光耀投食的那群孤儿中,其中一个便是陈鹏,而张果果,则是李想在支边时救助的一对夫妻后来所生的孩子。这四代人,均是清华学子。在他们探索人生的选择道路中,最终都听从了自己的内心。
张果果最终懂得了父母说的那句“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的含义,听从内心选择了善良,当他得知四胞胎家属坚持见他不过是为了送他用四个婴儿的胎毛做的毛笔时,他应该是十分感动的,当他在婴儿房里为孩子们将窗户涂上五彩的颜色时,我想那一刻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宁静与和平。这份爱,将伴着他的人生一直下去。
王敏佳与陈鹏是不幸的,一个在批斗中九死一生,一个在核试验研究中身体受损,但他们又是幸运的,王敏佳坎坷人生,但还有陈鹏为她托底,给了她第二次生命,陈鹏心有所爱,并为之倾其所有,在精神上是满足的。而李想,从支边开始就只能不停的救助别人以救赎自己,老师许伯常为了恩情与已经不爱的妻子刘淑芬继续在一起,但却对妻子形同陌路,他不止害了自己,也害了妻子,甚至连累了王敏佳,如果不是妻子误会,王敏佳也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而以为敏佳被打死的刘淑芬,在跳井自杀的那一刻,不知想到了什么。
沈光耀是优秀的,为他的牺牲感到痛惜,他本是天之骄子,名门之后,本可以衣食无忧度过一生,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选择了加入保卫家国的队伍,努力克服那些令他害怕的事情。他牺牲时,才26岁,大好的青年时光,却做出如此壮举,实在是令人钦佩。
吴岭澜在历史上并没有人物原型,但他更像是那一个时代中无数学子的一个缩影,处于时代交汇洪流的青年们,不知是该学习实用科学技术还是尊崇内心的古典文学,在学习上迷茫困惑。梅老师问他“你觉得什么是真实”,泰戈尔访问清华园时,说“我竭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要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正因此,吴岭澜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04.
电影最后的彩蛋中,泰戈尔身边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一群人:沈从文、梅贻琦、梁启超、徐志摩、林徽因、王国维、陈寅格......而在各个时代中,有更多的杰出人物成为背景:华罗庚、杨振宁、朱自清、钱穆、邓稼先、闻一多、冯友兰、穆旦等等等等。
这是第一次,影片已经结束还无一人散场,大家都静坐在那里,看彩蛋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人,感慨这些伟大的先辈们,感动他们做出的贡献。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只问自由,只问深情,只问盛放,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