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桌上,婆婆在埋怨公公做菜做多了,吃不了,浪费。公婆都是穷孩子活过来的老人,过日子节俭。公公总怕做得饭菜不够我们吃,总是做多了。但是剩下的饭菜隔夜就坏了,扔掉太浪费,婆婆心疼,就爱唠叨几句。
我笑着打圆场:“这说明咱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咱们都过上好日子了。我小时候,家里从来不买菜,自家种一点菜也不够吃,没菜吃的时候就拿蒜罐子砸碎一头蒜放上点儿盐,倒上一碗凉水,滴两滴香油,一家子就蘸着馒头吃这一碗蒜汤儿。”
这句话竟然引起全家“回忆苦难生活”的话题讨论。
公公说:“有香油也是好的,我们小时候连香油也没有。”我回应:“是,我家还不算最穷的,我家邻居还穷。跟我家借香油,拿走的时候是多半瓶的香油,还回来的时候,香油只剩下一瓶子底。他们家从没买过香油,这香油说是借,其实就是白吃。我们家一年也吃不了一瓶香油,还被更穷的邻居借走白吃一部分。我娘心疼,也没说什么。”
聊到这家穷邻居,我还有许多话要说。白吃香油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关于另一件借我家切菜板的事,他们还有更奇葩的言论。
切菜板应该是每家生活必备的吧?我家有两个,一个是我娘跟我们姐妹五个平时生活切菜用,这个只切菜,因为我们姐妹和娘一起只吃素不吃肉;另一个专门留给父亲用,全家只有父亲吃肉,娘专门准备了一个木板给父亲切肉用,平时不混用。我们的穷邻居对我家的情况了解很透彻,借口家里来客人,把我家专门给父亲准备的切菜板借走了,这一借,就是大半年。父亲也不常吃肉的,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会买一点肉,自己切,自己熏,做完肉放在一个大盆子里,几乎可以从年前吃到元宵节后。又过年了,父亲想切肉。便让我去邻居家讨回那个借出去很久的切菜板,但是我竟然没有拿回来,因为他们家说还没用完。然后,他们家跟乡亲们说:“这个丫头(我大姐乳名)她娘真小气,她家有两个切菜板也不愿意让给俺家用一个!”
这种言论够奇葩吧?这就是不讲道理!无论我们家有多少切菜板,都应该是属于我们家的,与你无关!因为你家没有,我们家就应该白送给你一个吗?
这个故事引起婆婆的共鸣。婆婆说,在她之前,夭折了一个哥哥。在哥哥夭折之前,邻居来到婆婆的家,跟婆婆的母亲说:“你孩子死了就把他穿的衣服给俺孩子穿吧,俺孩子穿正好。”婆婆的母亲没听邻居的话,在儿子夭亡后,给孩子穿好了衣服,然后找了一块儿荒地把孩子埋了。邻居知道后,跑到大街上去骂街:“有这么缺德的人家吗?有衣裳宁肯给她那死孩子穿着埋到地里去,也不愿意给俺那孩子穿!真缺德啊!真没长那人心眼儿啊!”
婆婆讲得沉重,这件事已经过了六十多年,却仍然给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听的是心痛,为婆婆的母亲痛失爱子而心疼,更为那个蛮不讲理的邻居而痛心。
一位母亲,在痛失爱子之时,给孩子穿上衣服,不愿意让孩子赤裸裸光着身子离开人世,这应该是每一位母亲都能理解的感情吧?那位不讲理的穷邻居身为母亲,竟然不能理解!她穷的何止是经济呢,连同她的精神世界也是贫穷的!穷的,她眼中只剩下了对邻居家一个夭亡的孩子身上的衣服的渴求!
真正的贫穷,从来都不应该是经济资源的短缺;真正的穷人,穷在他们贫乏的精神世界里。
有一些穷人,穷就穷在了眼界小,小到只能容下半瓶香油,一张切菜板,一身别人家夭亡的孩子穿的衣服。而且,你根本没办法跟他们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