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 微信公众号“晨思与暮想”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一个七岁的男孩双亲离异,他长期遭妈妈家暴。
图片来源见水印
男孩向记者展示了身上的伤疤,脖子下面一道十厘米长的伤疤赫然在目,是妈妈用刀割的。他描述妈妈拿线打他,拿棍子打他的腿几乎无法走路。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皮肤完整,后背,额头,脖子,腿上,到处都是旧伤。
这是什么样的母亲,会对自己的亲骨肉下得去如此狠手。也许孩子的父亲没有尽职尽责,母亲怀恨在心让小天承受了本不该他承受的一切,也许另有其他原因,我们从报道中无从得知。
但令人惊讶的是小天接下来的话:“我妈又不是故意的”,他语气轻松地说:“她就平时拿刀打我的,就不小心划了一下”。
注意他的措辞:“平时”,说明这种暴力对待对于他来讲是常态,从小被这样对待,世界对于他来讲,本就是这样。
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不会与别的孩子相处,一言不合就挥拳头,他长期被这样对待,以为暴力就是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他对待别人的方式,正是他曾经被对待的方式。
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方法研究发现童年的受虐不只是烙下心理痕迹,还会改变大脑的结构,造成难以改变的生理性变化。而从暴力家庭出来的孩子,成为暴力犯的概率比一般人高29%,受虐儿长大会成为施虐者。
报道中小男孩现在七岁,许多行为还是自动自发的,如果长大后能够得到足够的理性和情感上的营养,可能可以避免暴力行为。
但,普通人,是无需与这种从小形成的暴力行为模式作斗争的,而他一生,都将不得不做一份额外的功课:治愈自己。
被如此对待,他还是为妈妈辩解着: “她又不是故意的”。他用他最本真的信任,维护着那个虐待他的人。因为对于他来讲,妈妈几乎就是他的全世界,失去妈妈就等于失去全世界。
武志红曾说,对于婴儿来讲,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就是死亡。人刚出生的几年是极为脆弱的,需要成人的抚养才能生存,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极度依赖抚养者,抚养者的消失对他来讲就等于灭亡,所以,不管这个随便打他骂他的妈妈在别人眼里如何十恶不赦,在他眼里也是不能没有的,他痛着,也爱着。
而可怕的童年的故事还有后续,他们最初几年在家庭中被对待的方式,成了他们的出厂设置,有时人们会说“童年影响”,其实更准确地说,那就是组成他们的部分,远不止一点影响。
童年长期遭受批评的人会畏畏缩缩,生怕做错一点事情,因为他们认为别人也会像小时父母那样对待犯错的自己,世界的模型在心中根深蒂固。他战战兢兢,精神敏感,别人不知道为何,而他很难控制自己。
在一些没有尽到父母职责的家庭中,孩子长大后都在经历内心的煎熬,是与他们划清界限,还是和他们纠缠之间摇摆不定。就像《都挺好》里被母亲忽视的苏明玉,就像消失在美国的北大博士,与父母断联20年,母亲病危都没有出现,他曾控诉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毫不在乎他的感受,他只是他们炫耀的工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和别人获得同样的幸福感?
我想他们一定很难吧,他们最深的恐惧是:不愿承认,父母就是不爱他们。
世间人你争我抢,其实都在抢一个资源:爱。你说不是啊,人们现在最在乎的是钱,可钱是最终的目标吗?赚钱一要为自己及亲人安身立命作基础,二则想要一些附加价值,即人们的关注,尊重,而那些迷失了的人,试图用自己负担不起名牌包,奢侈品赢得人们的关注,很多大学生借贷提前消费,花着自己没赚到的钱,乞求这别人的一点关注,不就是在呐喊:你们看看我,我有这个,我打扮的时髦,你们多爱我一点。
爱,才是我们最贪恋的东西。
所以,要让一个孩子承认父母不爱他,这世上唯一会无条件爱他的人都不爱他,放弃了那心底最后一点希望,去过一种没有期待的人生,难之又难,如若我绝弃了对父母的爱的期待,世界不就是一片荒原了吗!
童年本该是快乐无忧的,是人生的续航电源,一些人却要用余生去回避,丢弃或疗愈。
如果你的童年也不快乐,希望你明白,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愿你能够抛弃和重建:
过去无法改变,我臣服接受;明天将被我自己创造,我用理性行事,爱自己,也尽力爱别人,誓与那个荒凉无爱的世界挥手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