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80后青年,在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中,酒通常是作为一种沟通感情的桥梁,出现在聚会、宴请等场合的饭桌上的,三杯下肚,交谈增多,五杯下肚,开始以兄妹相称,再喝下去,那可真是知己。对于一个成长在北方的人,提到"酒"这个概念,不出意外,指的就是白酒。白酒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各种高大上的宣传,巨额广告费下的反复强调,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历史文化久远,有文化底蕴,地位位置特殊,非凡独特工艺成就了它们各自酒的独特品质。然后就是天价出售价格,给人一种能喝到此酒今生无憾,地位高人一等,或者受到别人尊重的错觉。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尊重与否不是通过对其的招待标准体现的,但我们就是被社会影响太深,也便认为这就是待人接物之准则,什么地位的人,什么身份的人,就应该有相对应的标准。整个中国白酒行业出现了典型的金字塔分布,位于塔尖的就是茅台,五粮液这些高端系列,然后是第二梯队的泸州老窖,洋河经典,古井贡等,下面就是西风酒,衡水老白干,郎酒等,最下面的就是一些售价较低,品牌效应低,覆盖人群范围大的低价白酒,比如二锅头等。总之,喝茅台的人喝得是地位,是身份,更是面子,喝二锅头的人更多的喝得是情绪,喝得是生活。
整个白酒行业基本遵循的都是同样一套宣传策略,营销模式,争夺的消费对象重叠性也很高。没有搅局者出现,估计这样的格局或是现状还会持续下去。直到2011年,江小白的横空问世,仿佛成了中国白酒业的异类,或是一股清流。其主打针对28-35岁的青年群体,提出"我是江小白,生活更简单"的宣传口号,一下子打动了客户群体的情怀。其实,公司创始人之前在传统白酒企业工作多年,所以他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让他看到了机会,并做了详细的前期市场调查,发现现在的青年对于白酒没有市面上传统的烈性白酒没有多大兴趣,他们更加偏爱度数偏低的淡雅型白酒。因此精确的地位后,就是前期市场的宣传,一系列的整合营销,一反传统企业营销模式,并坚决不利用传统媒体来做宣传,而是利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展开针对性的互动营销模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下面说说江小白的整体品牌营销战略:
1.前期调研,精确定位;
2.品牌名字文艺范十足,高度贴合客户群体;
3.广告宣传,直击人心,印象深刻;
4.社交媒体时刻互动反馈,推出表达瓶;
5.结合重庆各大焦点时间,适当嵌入,加深品牌印象;
6.影视剧作适当场合的品牌插入式营销,让人印象深刻;
7.句句戳心的广告语,情感营销的顶峰。
正是一系列的整合营销过程,让江小白这样一个带着黑色眼睛的文字小青年的品牌印象深入人心,并迅速在白酒市场站稳了脚,短短6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至于后期如何保持这个成绩,并进一步发展,我们一同期待小白同志下面一系列的动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