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马上小学毕业了,古诗词掌握不好,买了各种书也不见多大改善。于是把目标转向手机app,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体验不下二十个应用,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要么就是广告太多了,动不动弹一个出来影响体验,要么就是费用收取规则太复杂了,其他的就是没有针对她这个年龄段的,最好是根据教育部推荐的古诗词目录按年龄分类来设计清单的。想来想去,正好借着自己干开发的便利,顺便用一些平时在工作中用不到的或者不敢投入的新的技术,验证一下可行性。
说干就干,于是马上买了开发账号,每个周末忙碌了起来。第一个版本采用了学校提供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作为数据来源,根据年级进行分类,实现了按年级选择诗词,古诗词朗读(苹果的文本转语音API)。自己平时关注完书面作业后根本没空再去管她的古诗,所以又做撸了一个背诵视频拍摄,撸了一个录制背诵音频并且调用苹果本地接口对内容进行识别,再跟原文做比对,进行打分。经历了漫长的敲敲打打,终于在两个月后赶在需要备案号之前上架到应用市场了。
小朋友体验了一个月,就把五年级所有必背的古诗都背完了,背完的当天还展示了一下背诵成绩,要求给奖励。看着还不错就顺手发送到班级群,本来想是时候收割一波崇拜的眼神了,结果收到最多的是什么时候上安卓的,凭什么歧视我们安卓用户(手动狗头保命)。。。。。
用着用着不知道哪个家长发给老师了,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一个礼拜下了300多份。用户多了需求也就多了:很多想超前把初中部分的也学了,要求加数据;也有的说切换年级后旧的打卡数据就看不到了,需要切换回来才有列表展示,回顾以前的打卡成绩,温故知新;也有的家长觉得学校给的古诗词必背目录太简单了,想要自己定义;这些需求都太费时间了,再加上APP在娃身上已经看到效果了,我就打算躺平了。直到有一天娃回来,跟我讲,我们班的同学很多都背完了,觉得APP太简单了。这哪能忍!
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的来源,这里要感谢伟大的开源平台,github。找了一份包含23万首古诗词,1万多个诗词作者,1万多条诗词名言的数据库,果断的进行导入。剔掉真正重复或者有明显错误的,还剩下219962首,这下就算背到大学毕业也背不完了。。。。。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以前的搜索依赖的是标题或作者,这个对大部分的诗词来说都够用了,偏偏碰上一些懒得取名字的诗人:比如范成大的《 四时田园杂兴》系列,高兴就来一首,标题不取了直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直写到其六十;比如陆游的《示儿》一下给你来个七八首,用户搜示儿,很难一下选中自己想要的;以上这两位还能忍,最不能忍是李商隐,连标题都不想取了,彻底摆烂,写了很多的《无题》。以上的这些,很多诗词都是非常优秀的,要不也不会流传至今;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数据剔重,后面多方权衡,只能加上根据内容搜索并且高亮搜索文字,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诗词。
这么多的古诗,如果完全让鸡娃的家长们自己编辑清单估计又要被吐槽。于是贴心的从网上找来了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要求掌握的古诗词目录,按一到九年级进行归类,放到热门打卡内。别问为什么没有高中的,高中离娃太遥远了。。。。好吧,后面有时间再根据最近流传最广的高中必背古文72篇整一个高中专享打卡清单。
娃没事的时候老喜欢乱翻我的微信,虽然都是一些无聊的工作群,她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天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把名人名言做到app里面,用类似微信聊天的界面展示出来。娃一点开就能看到一群大佬在群里叽叽喳喳的聊天,主打一个已读乱回。点击单条的聊天则进入到名言的出处,点击头像则进入到诗人个人主页。这个做出来后小家伙看名人名言也是兴致勃勃的,不过已读乱回有时也挺好笑的:比如杜甫吐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恰巧下一行就是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再下面岑参又接上了“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两个人都走了,剩下岑参一个人在原地感伤。这些都是从1万条古诗词名言里面随机抽出来凑在一起的,可玩性很高。
最后,当然应用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比如视频录制跟播放的UI还可以更精美一点,比如古诗词朗读太像机器了,比如AI评分经常评分偏低(反思一下咬字清楚了没,哇哈哈!当然偶尔也会碰到一首诗里面很多同音不同字的古诗,那就跪了)。UI的问题近期还是要优化一版,毕竟二娃也开始到了背古诗的年纪了(可怜的二娃,接手姐姐的二手玩具,二手衣服,还要接她的二手APP)。然后还想加一个多语言支持,这个是我之前应用从来没尝试过的,然后也是为了让我们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到外国人的世界(上线到现在有接近1000个老外下了应用,不知道看不看得懂。。。)。最最重要的,朗读跟评分问题相信随着Apple Intelligence AI的开放,这些会越来越好。目前在iOS18上已经肉眼可见翻译的准确性跟语境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