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时,古诗词鉴赏题是学生容易丢分的一个部分。我想:这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小学起到初一共九年时间,学生能背的古诗词实在不少,为什么却没有独立阅读课外诗词的能力呢?我们初中阶段在古诗词或者说古诗文教学方面又有哪些疏忽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呢?我决定先了解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都有些什么,于是我打算梳理一下小学六年的古诗词:
一年级上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画》
一年级下册:《赠汪伦》《静夜思》《池上》《小池》《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敕勒歌》
二年级下册:《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二十四节气歌》《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三年级上册:《山行》《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簇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湖光秋色两相和)《早发白帝城》《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年级下册:《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年级上册:《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鹿柴》《别董大》
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离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清平乐.村居》《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蜂》(罗隐: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独坐敬亭山》《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墨梅》
五年级上册:《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枫桥夜泊》《山居秋暝》《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稚子弄冰》《村晚》《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送元二使安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游子吟》《鸟鸣涧》《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边)《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
六年级下册:《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长歌行》(青青园中葵)《马诗》《竹石》《石灰吟》《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