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第一周R4)朱迪之。2017.07.06主题:应对批评本片段来自《谈话的力量》图书介绍:《谈话的力量》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多数人认为,一些人天生就有说话的天赋,而一些人则没有。事实上,并不存在说话的天赋这一说。善于交谈的人只不过是懂得一些简单的技艺而已,而这些技艺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运用这本教你的技巧,获得的成功一定会出乎你的意料!艾伦・加纳是美国知名的沟通学咨询专家。R原文片断 应对批评( p59~p73)批评你的人通常最想得到的是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认真地对待。如果你不愿听对方的批评,问题就会积累起来无法解决,反而让矛盾日益激化……可是大部分人遇到批评时常见的三种反应都不妥当:要么完全否认;要么找借口;要么指责对方更过分。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让读者能够会心一笑,发现自己和自己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情况。那么较好地应对批评的方法是什么呢?第一步:询问具体内容。第二步:同意对方的批评,具体有四种情况:1. 如果你完全接受: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说出你将有什么新的做法。2. 如果你确实无法改变: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承认给对方带来的不便,说明自己无法改变。3. 如果你认为对方以偏概全:先同意对方说的事实,然后列举其他的事实。4. 如果你认为对方无理取闹:先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然后表达自己。比如:—— 你根本就不关心这个家!——为什么这么说?——你回家总是这么晚!例子:1. 今天9点多才到家,确实太晚了。明天我跟老板说,最好在开会之前就决定要开多久。2. 今天9点多才到家,确实太晚了,都好几天没和你一起吃晚饭了。不过这个项目太重要,经常有突发情况,所以一时半会还改变不了。3. 今天9点多才到家,确实太晚了,不过近一个月我也不过有3天是9点后才到家。4. (如果不是妻子,而是你的房东抱怨你回家晚,你可能觉得他无理取闹)你可能是觉得我太晚了,不过我觉着9点多回家很正常啊。I(from 拆书家石娜)《谈话的力量》拆解的片段是应对批评的,通常我们在面对别人提出的批评时,不管对方批评得对不对,都会下意识的有种反感情绪,常有的做法有三:1、完全否认;2、找借口;3、指责对方。以上三种都似乎不能很好的应对批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激化矛盾。片段中用实例讲述应对批评时四种不同的方法,不管哪一种情况,在开始时都是认可,可见认可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在被认可后,情绪自然会平和许多,当然再对批评提出反对意见时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在认可后接着分别不同想法不同做法:同意—改变、同意—承认不便—无法改变、同意—列举事实、同意—表达自己。请写出你的:【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提醒:最近你是否有受到他人的批评、指责,当时你是怎么应对的?结果怎么样?)【A2:(以后我怎么应用)】请伙伴分享A1和A2。阅

伊万卡队___王利雄A1                                                训练营第一周R4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天下午,老婆说我:"人家开工厂,供应商逢年过节有礼相送。同样和你弟弟做生意的和你也在做生意。结果人家送了你弟弟果篮却没送给你。是你的生意难道少了,让人瞧不起?还是你自己人际交往有问题,让人家内心有距离?  而且,你的员工为什么给你干活都很有压力呢?” 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但我一句话也没说(压抑自己,因沟通不畅。不愿争吵。)现在边完成作业边内心里思忖:“是啊,我这个人本来就不善沟通,不敢沟通。形成我的逃避习惯,要不就自我压抑(逃避)。实在压抑不住了(逃无可逃)就像洪水猛兽一样释放出来。伤害了自己伤害了沟通的人。没给自己正面表达机会(潜意识不敢表达),让自己在沟通中成长;也拒绝了他人和我深度沟通的机会,让他人也积累很多压力。形成了内心越来越封闭。                                所以我要允许自己正面表达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我要允许他人和我表达一切。一切沟通都是生命的无限延伸无限成长。

        A2    我要怎么用                                              (目标 ) 我要学会接受批评 在批评中成长        1不管别人说的对不对,我都没权利在说完话之前打断阻止别人。2我要确定理解别人表达的意图之后,才做回答。 3万一对方说话带情绪,我要把情绪当作良药的苦味,我把关注点放在话语的重点 4如果说的有道理有用,我就要接受建议并改正 做个笔记本,写下建议意见并用日期记录,如果做到了打个勾勾,如果没做到,打个叉叉,每天中午12点下午18点每晚睡前反省一次。5如果说得片面,我要告知对方其他事实;如果对方说的我做不到,我也要正面告知对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